出品 | 華博商業評論
郵箱 | hbsypl2023@163.com
前有召回風波,后遭稅負加碼,保時捷中國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至暗時刻”。
日前,保時捷(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要求,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召回編號S2025M0116V:自即日起,召回2024年12月19日至2025年4月30日期間生產的Panamera和Taycan系列汽車,共計1248輛。
據官方解釋,此次召回緣于制造環節存在缺陷——部分車輛前減震支柱卡環未能完全卡入凹槽,可能導致空氣減震器出現空氣泄漏,影響操控性能,增加碰撞風險。保時捷承諾將由授權經銷商負責檢查與維修,消除安全隱患。
這并非保時捷近年來的首次召回。24年11月15日,該公司還因高壓動力電池模組存在短路與起火風險,宣布召回2020年1月7日至2023年12月15日間生產的15906輛Taycan系列電動汽車,范圍之廣、影響之深,引發市場廣泛關注。
曾幾何時,中國市場是保時捷的“增長引擎”。2001年,保時捷進入中國市場,此后銷量不斷攀升,2015年中國成為保時捷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2021年,保時捷在華銷量逼近10萬輛,創下其在華銷量的巔峰時期。
但近幾年,保時捷中國的經營形勢急轉直下。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保時捷在全球市場銷量為14.6萬輛,同比下降6%;其中,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僅有21302輛,同比下降28%。這是自2014年以來,保時捷在中國半年銷量的最低值。
在銷售重壓下,保時捷被迫“以價換量”。今年6月,保時捷多款核心車型如卡宴、帕拉梅拉在北京、上海等地出現“七折甩賣”現象。在特定貸款方案下,2025款卡宴折扣超過30%,帕拉梅拉甚至跌破百萬大關。
在促銷方案的刺激下,保時捷的銷量有所提振。以青島保時捷中心的頂流女銷冠為例,其近期在社交媒體宣布了自己再次拿下半年度銷冠的好消息。單是6月,她一人就完成了16臺訂單、開票交付19臺,連續三年穩坐銷冠寶座。
然而,保時捷的“小陽春”恐怕不能持續太久。7月17日,財政部與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了“關于調整超豪華小汽車消費稅政策的通知”。其中規定超豪華小汽車征收范圍調整為“每輛零售價格90萬元(不含增值稅)及以上的各種動力類型(含純電動、燃料電池等動力類型)的乘用車和中輕型商用客車”,對于超豪華小汽車進口環節消費稅的征收范圍也做同樣的調整。這一調整自2025年7月20日起生效。不止如此,新政策還首次將純電動、燃料電池等車型也納入征收范圍。
此次稅率變化,對于保時捷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汽車之家數據顯示,保時捷旗下車型售價在56.5萬-300萬之間。除了相對比較便宜的Macan,其余車型起售價均超90萬元。以帕拉梅拉為例,這款車型經銷商報價在90.80萬至188.80萬。原本低配版無須征收豪車稅,如今卻要加稅10%,使得消費者的購車成本至少增加9萬元。
對于主打高端定位的保時捷而言,這無異于再添一筆“隱性加價”,不僅影響消費者購車決策,也將進一步沖擊品牌在華利潤空間與競爭力。召回不斷、銷量下滑、促銷透支、稅負增加……保時捷在中國市場正面臨著品牌信任與市場策略的多重考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