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電商在線
“春天太艷麗、秋天太濃烈、冬天太凌厲,所以你是夏天型。”
這句話里面的春夏秋冬,不是什么氣候知識,而是近年來被不少明星、網紅打卡過的“色彩診斷”。它主要通過分析個人膚色、發色和瞳孔顏色之間的關系,再結合色彩學從而劃分出不同的類型,大的分類是4類——春季型、夏季型、秋季型、冬季型。
一般來說,春季型人會自帶一種溫暖明媚的感覺,也更適合明亮輕快的顏色,秋季型人則和暖調大地色的適配度更高。在從業者的眼中,通過這種測試,個人就能了解最適合自己的顏色以及它們相互之間的關系,無論是妝容還是穿搭都可以找到色彩搭配規律,大幅提升個人的整體造型質感。
美在每個時代都是硬通貨,特別是在網紅與明星界限越發模糊的今天,顏值就是第一生產力。打著“發現你的美”口號的色彩診斷,在明星和網紅打卡的推波助瀾之下,自然成為了一股熱潮。
早在2023年,色彩診斷就在韓國十分流行,女團成員智秀做色彩診斷的相關圖片吸引不少中國粉絲去韓國get愛豆同款。2024年4月,“郭敬明跨界開妝造店,1388元色彩測試是智商稅”等話題則讓色彩診斷在國內徹底破圈,各類色彩診斷妝造店也開始活躍在公眾眼前。
追求美的年輕人也將色彩診斷的話題不斷推熱。小紅書上,關于“色彩診斷”“色彩測試”的話題瀏覽量已經突破2億次,在抖音上,相關話題的播放量已經達到近4億次。
「電商在線」發現,在爆火一年過后,色彩診斷不僅沒有“退燒”,還融合了直播帶貨、色彩療愈、素人改造、提供認證培訓、陪購等領域,以色彩診斷為圓心,衍生出各項賺錢門路。
不過,色彩診斷終究屬于一門低頻消費的生意,其實際價值也屢遭質疑,所謂的“專業測試”是否只是披著心理學和美學外衣的消費陷阱?當消費者的新鮮感逐漸消退后,色彩診斷又能憑借什么實現長紅?
誰在為高價色彩診斷買單?
“穿對顏色整個人都在發光,顏色不合適氣色都變差了。”
擁有強烈視覺效果的色彩,是美業中繞不開的一環,色彩搭配也一直是時尚圈的熱門話題。從每年的流行色到近年來流行的多巴胺、美拉德,越來越多人開始了解、學習色彩搭配的竅門,這也給色彩診斷提供了廣闊的生存土壤。
在大眾點評中搜索“色彩診斷”“色彩測試”可以看到,僅在杭州地區,已經有超過40家店鋪提供相關服務,售價在299—1399元不等,其中799元的價格是較為集中的價格區間。
除了專門的色彩診斷妝造室外,不少美妝室、攝影館也開發了色彩診斷項目,并延伸出了諸如彩妝色彩診斷、新娘色彩診斷等細分場景。
「電商在線」咨詢了多家門店得知,一般一次色彩診斷的時間基本上控制在1個小時左右,部分門店還采用了小時制收費。這樣的價格,比起買一件衣服、做一次美甲的價格可要高出不少,這也使得色彩診斷飽受“智商稅”的質疑。
那么,究竟是哪些人在為色彩診斷買單?
目前,對色彩測試有需求的還是集中在年輕女性。SUEE色彩診斷的主理人SUE小姿告訴「電商在線」,她在上海和韓國首爾共開出了3家色彩診斷工作室,目前她的客戶年齡都在25—35歲之間,除了想要get明星同款的粉絲群體外,網紅博主以及有出鏡需求的人也會對色彩診斷更加關注。
打開小紅書,也不難發現,嘗試色彩診斷的年輕人中,除了單純想要追求美麗之外,體驗明星/網紅同款也是高頻出現的關鍵詞。
事實上,色彩診斷的爆火就與明星經濟息息相關。在2023年色彩診斷在韓國爆火之際,就有不少粉絲前往韓國當地體驗同款。彼時,彭博社報道也稱,個人色彩分析已經成了韓國旅游業的新增長點。
在韓國首爾做色彩測試陪同翻譯的May告訴作者,2022年,在韓國愛豆圈就非常流行做色彩診斷測試,2023年算是韓國色彩診斷人氣最高的時候,這兩年隨著店鋪數量的增加,今年接到需要陪同翻譯的幅度較去年有明顯下降。
據May介紹,目前在韓國做色彩診斷的價格帶主要350—600元人民幣左右,陪同翻譯的價格則是1人80元人民幣/時,多人100元人民幣/時。這也意味著,如果不考慮機票差旅費用的話,目前國內色彩診斷的費用已經超過了韓國。
高價之下,設備成本只需萬元
無論消費者是出于什么目的而來,決定消費體感的還是在于服務能否為其產生價值。
在消費體驗上,關于色彩診斷的爭議不少。盡管也有人認為“色彩測試能幫助個人選取合適的色彩和區間”,但“沒什么驚喜”“性價比太低”“結論太片面”等質疑也引發了不少消費者的共鳴,在相關話題的討論下熱度不小。
事實上,盡管色彩診斷這一商業形式于2023年才開始走紅,但色彩診斷中的基礎理論——四季色彩理論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已經出現。
1974年,四季色彩理論由美國的卡洛爾·杰克遜女士發明,并迅速風靡歐美。英國色彩專家瑪麗·斯畢蘭于1983年將其擴展為十二型色彩理論(如淺春、暖春、凈春等),進一步細化分類并提升準確性,后由日本的佐藤泰子女士引進亞洲市場,并被廣泛運用于美術和時尚領域。
另一方面,在進行色彩診斷時所需要用到的設備,主要也以色布、色卡為主,成本并不高。SUE小姿告訴作者,一般一家色彩診單店中所要用到的基礎布、波紋布、細節布、明度布、領口布等全套專業色布,售價在5000—7000元左右。打開電商平臺也可以發現,基礎款的色布套裝價格僅在100—300元不等。
在成本和理論都十分透明且門檻不高的基礎上,決定測試結果是否能對消費者產生實際價值,極其考驗色彩測試師本人的能力——色彩測試師在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之上,還需要有充分的經驗以及審美,能結合個人給到專業且有用的建議。
看似輕松、低成本的創業門檻,在讓不少創業者嗅見機會的同時,也讓不少色彩診斷門店開啟了培訓的生意,開創了N+1色彩測試系統的SUE小姿就是其中的一員。據她介紹,目前基礎培訓課程的售價為1.3萬元左右,培訓業務帶來的收入也是在門店C端服務收入以外的重要增長曲線。
在社交平臺上,大量色彩測試的培訓機構同樣開放了培訓業務,學習費用從8000元到數萬元不等。這些課程大多會教授色彩學歷史與概念、25種色彩詳細分析、服務流程及話術、色彩應用、個人色彩診斷與實習等,培訓結束后機構會為學員頒發某協會的“色彩診斷師證書”,但色彩培訓的證書各不相同,并未形成統一行業標準。
不過,將目光聚焦到色彩診斷本身,不難發現,這是一門低頻生意。消費者帶著對色彩測試的好奇和新鮮感而來,但一旦體驗完拿到結果之后,基本上不會再產生復購。
色彩診斷的盡頭,離不開情緒價值?
盡管低頻,也難以阻擋色彩診斷向各大妝造店、時尚空間、攝影店蔓延的趨勢。
“它一直存在,只不過現在被造出了一個被大眾熟知的新名詞”,在形象造型行業深耕了十多年的Sanbi直言,色彩診斷一直是時尚妝造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因為大家對于美的追求越來越強烈,消費者有需求,從業者們自然要將其獨立出來讓消費者看見。
人類對于變美有無限熱情,關于美的一切如醫美、化妝品、服裝消費品、美妝配飾等,都是商業價值極高的賽道。QuestMobile數據也顯示,隨著大家精神生活日趨富足,“顏值”經濟關注度持續擴大,顏值經濟規模在2023年已經達到3.07萬億元,預計2024年將達到3.21萬億元。
“盡管在網上有一定討論度,但色彩診斷依舊還是非常小眾的。我們國家有那么多人,診斷一輩子也診斷不完。”對于行業未來的發展,不少從業者都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當消費從“追趕潮流”轉向“認識自我”,變美的需求終將撕開顏值經濟這個萬億級市場的缺口。
不過,對于行業的亂象,Sanbi和Sue小姿都很警惕,“這是個需要不斷升級和開發內容的行業,太多魚龍混雜的人出現,讓消費者產生不滿的話,對行業而言是一個不小的危機。”
“在測試之外,也要走進用戶的生活。”
在情緒消費興起的當下,不少色彩診斷從業者也正在通過融合色彩療愈、心理學、玄學等知識,為消費者創造出更好的消費體驗,也增加了消費者產生復購的概率。
Sanbi近年來已經將色彩診斷的結果與色彩療愈相結合,在她出具的色彩結果報告中,除了具體的分析結果之外,還會結合用戶個人喜好的顏色以及生活場景給出更加富有人情味的建議。“她更適合暖色,但是就是格外喜歡藍色,不能因為一個測試結果,就剝奪別人喜歡的權利。”
另一方面,基于生活場景給出的建議,也更加切合實際,不會讓消費者產生“得到了結果但也沒有變美”的困惑。而不少用戶因為從校園向職場、從新人到高管等社會身份發生了變化,也會再次尋找Sanbi做色彩診斷,來迎接生活的改變。
《情緒消費崛起:2025年市場格局與未來走向》顯示,中國情緒消費市場規模預計到2025年將突破2萬億元。當下,色彩診斷行業仍在繼續擴容,隨著色彩潮流演變愈加頻繁,如何積極結合“情緒價值”趨勢,愈發考驗著從業者們的反應力和創新力。
“顏值至上”的時代,大眾的內容評判標準里,關于美的權重在不斷提升,從業者的步伐也需要加快跟上,實現消費者對于專業服務與審美需求的雙向奔赴。而那時,色彩診斷或許才能真正打破質疑,成為經得起專業推敲的美學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