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國內外測量人造板 VOC 釋放檢測主要有環境艙法、實地和實驗室小空間釋放法 (FLEC) 以及干燥器蓋法。常用的環境艙法研究趨于成熟、標準較完善,能最大程度反映板材 VOC 釋放特性。但環境艙法存在實驗周期長、成本高、國內研究不深入等弊端,且無法調節空氣濕度和艙內環境,不能快速采集 VOC。因此,為降低人造板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VOC) 的檢測成本、縮短檢測周期、提高產品的周轉率,提出了一種新型的 VOC 快速檢測方法,即國產試驗微艙法。
試驗設備:環儀儀器 VOC環境試驗艙
國產試驗微艙法:
先對板材解凍,設定艙內參數,溫度為60℃和80℃,濕度60%,空氣流量94L/min。
在兩種溫度下對三種人造板采集氣體,每天將Tenax吸附管插到微池上,控制氮氣通過微池,以94mL/min的流量采集21min,共采集1974mL,直至氣體釋放平衡。
用GC - MS檢測收集的氣體,石英毛細管柱,初始溫度40℃保持2min,以2℃/min升至50℃保持4min,再以5℃/min升至150℃保持4min,最后以10℃/min升至250℃保持8min,進樣口溫度250℃,分流流量30mL/min,分流比率30,采用電子電離源(EI)電離,離子源溫度230℃,質量掃描范圍50~650amu,傳輸線溫度270℃。
環境艙法:
先清潔1m2環境艙,按ASTM D5116 - 2010設定艙內參數,溫度23℃、濕度50%、空氣流量16.7L/min、壓強10MPa。
將三種待測人造板試件在23℃、50%相對濕度下放置1周,取出平放于艙中心,密閉箱門,分別在第1、3、7、14、21、28d以150mL/min的流量采集20min,共采集3L氣體。同樣用GC - MS檢測收集的氣體,檢測條件與微艙法相同。
總結:國產試驗微艙法與傳統環境艙法測得三種人造板 VOC 釋放水平基本一致,測得物質相同。國產試驗微艙法的 VOC 釋放速率快于傳統環境艙法,大大縮短了檢測時間。且國產試驗微艙法操作簡便、投入低,增加氣濕度調節功能,可以更逼真的模擬各種實驗環境。綜上,國產試驗微艙法是一種可行的傳統環境艙代替法,便于企業有針對性的解決生產過程中的問題,提高產品的檢測效率。
如有試驗疑問,可以咨詢“環儀儀器”技術人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