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 110 年,漢武帝首次登泰山封禪,帶了11歲的霍嬗。沒想到,翌日清晨霍嬗營帳中突然發出一聲怒吼。太醫趕到時,霍嬗已沒了氣息。
一、私生子
霍去病的母親是衛少兒,平陽侯曹壽家中的奴仆。
她與平陽縣小吏霍仲孺私通,生下霍去病。
但霍去病的命運,注定和舅舅衛青不同。
他的姨母衛子夫被封皇后后,13歲的野小子被衛青帶入宮中為侍中。
當其他皇親正忙著走雞斗狗時,霍去病正磨著箭鏃。
軍營中有貴族子弟譏笑他是“野種”,他突然挽弓射穿那人的發冠,厲聲說道:“遲早有一日,我要把箭射到匈奴單于的牙帳里!”
4年后,他等到了機會。
二、漠北戰
公元前 123 年,漢武帝任命衛青為大將軍,目標就是匈奴。
18歲的霍去病請求出戰,他被漢武帝任命為校尉,跟隨出征。
旁人都認定,霍去病是靠著漢武帝的寵愛。
對于這種質疑,霍去病并沒有解釋,他要用戰功來堵上這些人的嘴。
在荒漠夜色中,800匹戰馬嚼著枚,為首之人正是霍去病。
他指向百里外的匈奴大營,眼眸亮如星辰:“看見那片篝火了嗎?天亮前,讓匈奴人替我們點火把!”
說罷,他一馬當前,沖向敵帳。
而此時的匈奴人尚在昏睡。
他們面對從天而降的“戰神”絲毫沒有招架之力,紛紛丟盔棄甲,四處逃竄。
這一戰,霍去病斬獲敵人 2028 人。
漢武帝聽聞大喜,親自封他為“冠軍侯”,食邑1600百戶。
戰后,霍去病卻做了一件驚人之事。
他找到了生父霍仲孺。
這位成名的少年將軍,跪在他面前:“父親,之前我不知是你,今后就由我來奉養你。"
霍仲孺又驚又喜,也慌忙跪地還禮。
為了能讓父親過得順遂,霍去病為他購置了百畝良田,安排了10名奴婢伺候。
同時,他還將同父異母的弟弟霍光帶到長安,悉心栽培。
但漢武帝對匈奴之恨由來已久,尤其是河西走廊。
更是如鯁在喉。
2年后,漢武帝任命霍去病為驃騎將軍,讓他獨自率領一萬騎兵出征河西。
聽聞這消息,匈奴單于放聲大笑:“派這么一個小娃娃過來,看我不擰下他的腦袋!”
但他沒想到,這個被他小瞧的兒郎,將會給與他致命打擊。
霍去病尋到匈奴兵力后,他快速突襲后方,斬斷后備補給。
又趁匈奴士氣低落時,集中兵力發起總攻。
行動快如閃電,根本沒給與匈奴喘息之機。
這一戰,霍去病殲敵近9000人,將匈奴逼入河西走廊深處。
他還繳獲祭天金人,名聲大振。
匈奴人這才明白,這個年輕的將領不是靠著舅舅的功勞,而是真正的戰爭天才。
霍去病得勝回朝經過渭水,把漢武帝賞的御酒全倒進泉眼。
泉水變成了美酒,他與士兵同飲,相傳酒泉之名由此而來。
得此猛將,雄心勃勃的漢武帝想要徹底擊潰匈奴。
2年后,漢武帝集中全國之力發動“漠北之戰”。
他讓衛青和霍去病各率領50000騎兵,分兵兩路夾擊匈奴。
這一戰,與以往不同。
霍去病面對的不是零散的部隊,而是匈奴的主力。
但少年將軍并沒有畏懼,他率領50000騎兵橫穿沙漠,快如閃電。
此一戰,他殲敵七萬余人,打得匈奴左賢王部幾乎全軍覆沒。
但霍去病并沒有停止,而是選擇乘勝追擊。
他一路打到瀚海,就是現在的貝加爾湖。
在狼居胥山,霍去病進行祭天封禮,在姑衍山進行祭地禪禮,告慰天地和將士。
經此一戰,匈奴元氣大傷,遠遁漠北,再不敢侵擾漢朝。
這一年,他才22歲。
但一切的順遂卻要戛然而止。
三、父子血
公元前117年,24歲的霍去病突然去世。
相傳他死前“體熱如焚,須發脫落,四肢抽搐,瞳現雙影”。
一代戰神終是隕落。
對于他的死因,史書并沒有記載。
漢武帝萬分痛惜,為其修建陵墓,形同祁連山,以彰其功。
但沒想到,霍家的厄運并沒有終結。
公元前 110 年,漢武帝登泰山封禪。
他沒有帶太子,而是帶了霍去病唯一的兒子,11歲的霍嬗。
翌日清晨,霍嬗營帳中突然發出一聲怒吼。
太醫趕到時,霍嬗已沒了氣息。
聽聞消息,漢武帝踉蹌撞翻青銅燈樹,良久都沒說話。
霍去病一脈,自此斷絕。
他的離世,究竟是匈奴的詛咒,還是權力祭壇的犧牲品?
無人可知。
但茂陵的石馬,依然昂首向東,似在無言述說那段沸騰的少年熱血。
來源:《史記》《漢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