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虹橋人才公寓——這座擁有5400余套保障性租賃住房的超級社區,正以蓬勃的姿態迎接開放一周年的重要時刻。3998名青年才俊在此安居樂業,2933套簽約住房的背后,是“引得進、留得住、發展好”的人才生態閉環。從“一張床”到“一個家”,從“獨居”到“共居”,新長寧集團用365天的實踐給出了答案:年輕人喜歡的社區,是既能安放奮斗夢想,又能承載生活詩意的溫暖港灣。
備受年輕人歡迎的青年社區是啥模樣?
夏季的陽光正好,位于廣虹路的虹橋人才公寓內的花開得正盛,在微風中搖曳身姿。緊鄰碧水清波的周家浜河道的南地塊里亦是鳥語花香、草木蔥蘢。一個可休憩、可漫步、有溫度、有“顏值”的美好家園就在眼前。
作為上海中心城區規模最大的保障性住房項目,由新長寧集團打造的虹橋人才公寓以“小而美、小而精、小而全”的思維重構了青年安居體系。在戶型設計上,突破傳統保障房單一模式,推出從20平方米的一室戶到104平方米的三居室等12套戶型,滿足單身青年、新婚夫婦、多孩家庭等不同人群的需求。
除了提供溫馨的居所,公寓內還有多功能室、臺球室、影音室等設施,為租戶營造松弛感滿滿的社區生活氛圍。
“過渡性住房不是臨時落腳點,而是城市給青年的第一份見面禮。”新長寧集團虹橋人才公寓運營團隊負責人郁敏介紹道,針對來滬求職者的“第一公里”痛點,“青年驛站”在此落地。
來自南京的應屆畢業生陳雨至今記得,抵達上海當天,驛站管家不僅幫她搬運行李,還遞上“就業大禮包”:包含3天免費住宿和周邊企業招聘會信息?!斑@種被重視的感覺,讓我決定留在了上海?!?/p>
對于城市建設的“幕后英雄”,公寓還傾情打造“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4人間宿舍配備獨立衛浴,每月租金不足市場價三分之一。工作在公寓順豐站點的快遞員告訴記者:“房間環境干凈整潔,下班后和同事下棋、看電視,感覺真正融入了這座城市。”
讓每一次發聲都有回響
今年3月,一場浪漫的求婚儀式在虹橋人才公寓的天臺連廊上舉行。在工作人員的見證下,入住公寓近1年的租戶喜結良緣,完成了人生的進階。
無微不至的精準服務不是閉門造車,而是源于租戶的每一聲呼喚。
在公寓接待大廳的“心愿墻”上,密密麻麻的便利貼記錄著青年們的期待:“希望增設通勤班車”“想要寵物友好社區”“需要夜間自習空間”……這些聲音通過“客服+管家”雙軌機制,被轉化為貼心的服務清單。
就拿呼聲最高的交通出行問題來說,虹橋人才公寓距離地鐵2號線淞虹路地鐵站直線距離雖然只有1.5公里,但步行的話,要花去15—20分鐘,出行不便。在了解住戶的急迫需求后,新長寧集團自掏腰包,在早晚高峰時段開通了短駁班車,分別前往附近2號線、10號線地鐵站。
然而,新的訴求接踵而來:希望可以改善班車班次有限、座位緊張、路線單一的局限。于是,新長寧集團與虹橋人才公寓黨支部走訪交警支隊、巴士三汽公司等相關單位,便有了如今涵蓋同仁醫院、百聯西郊、虹橋人才公寓、地鐵2號線淞虹路站、北新涇站、威寧路站等重要站點的855路區間車,這也大大提升虹橋人才公寓公共出行服務水平。
商業生態圈的打造同樣體現著租戶思維。據悉,今年9月,租戶期待的地下商業即將開幕,與地上商業引入便利店、早餐店、洗衣房、美發店的民生組合不同,地下空間規劃了健身房、自習室、社區食堂等品質業態,勾勒出“步行5分鐘生活圈”,滿足了租戶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從獨居走向共居,開啟青年社區新模式
“讓年輕人自己定義社區,才是真正的活力之源?!庇裘舾嬖V記者,如何為新時代的年輕人提供優質的居住環境?如何讓流動的年輕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建立自我歸屬感?新長寧集團展開了積極探索。
繽谷夜校就是最好的實踐之一。這個由租戶投票選出的“最期待項目”,如今已成為社區文化地標。每天晚上,燈火通明的活動室變身“青年夜?!保瑥木羰课璧讲珦舨?,從書法、篆刻到茶藝、美妝,讓租戶的歸家生活更加充實。
寵物友好、文創市集等青春經濟的崛起,同樣成為運營方凝聚社群關系的重要抓手。今年3月,公寓舉辦“春天趣趕集”寵物市集,讓眾多的養寵家庭完成了深度聯結;今年5月,“青衿聚勢,創夢啟航”主題活動包羅萬象,從時尚消費到文化體驗,從創業孵化到便民服務,實現了“服務青年—激發活力—反哺社區”的良性循環。
“獨居上海時,寵物群讓我有了朋友圈,”周女士牽著愛犬說,“大家分享經驗、相約出行,社區不再冷冰冰的?!敝煜壬a充道:“我雖然比較宅,但每次活動都忍不住參加,年輕人玩到一起,讓這里成了有愛的生活圈。”
從獨居到共居的背后,是租戶對公寓的認可,也是年輕運營團隊的“同理心”驅動。在新長寧集團虹橋人才公寓的18名運營管理人員中,“90后”占比超九成,他們用“Z世代”語言與租戶對話:在抖音開設“公寓日記”賬號,用vlog記錄社區故事;開發“虹橋人才公寓”小程序,集成報修、繳費、活動報名等功能;將租戶提案的“24小時自習室”從圖紙變為現實。
“我們理解年輕人對‘被看見’的渴望?!庇裘粽f道,“所以會為每場求婚儀式布置天臺燈光,為每個創業團隊對接資源,讓這里不僅是住所,更是夢想孵化器?!?/p>
站在一周年的節點回望,虹橋人才公寓的成長軌跡,恰似一部青年與城市共生的微電影。從解決“一張床”的居住剛需,到營造“一個家”的情感歸屬,再到構建“一座城”的發展生態,這里正以“潤物細無聲”的服務,重新定義新時代人才社區的內涵。
而對于3998名租戶來說,社區天臺上的求婚儀式、夜校課堂里的歡聲笑語、寵物樂園中的嬉戲追逐,早已編織成比鋼筋水泥更堅固的情感紐帶——這里,是他們愿意為之奮斗的“第二故鄉”。
當暮色再次降臨,公寓樓宇的燈光漸次亮起,宛如散落人間的星河。在這片充滿可能性的土地上,每一個青春夢想都在悄然生長,共同譜寫著屬于這座城市的未來篇章。
圖片來源于虹橋人才公寓
撰稿:朱文軒
編輯:陳 莎、祁諾舟(實習)
責編:高 琴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上海長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