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大暑夏夜,螢火輕舞。文章借這靈動微光,引出閩人首任狀元徐寅。他少時立志,中進士后堅守文章氣節,寧丟官也不改賦。其精神如螢火,照亮福建文脈,映照出閩人千年傲骨與榮光。
大暑,乃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亦是夏季的終章。當北京時間來到2025年7月22日21點29分11秒,我們便迎來了這熾熱而盛大的大暑節氣。這一天,恰是農歷六月二十八,星期二。
徐寅,亦稱徐夤(yín),這位來自福建莆田的才子,字昭夢。他博學多才,尤擅詩賦,是唐末至五代間聲名遠揚的文學家。其詩作《螢》,便是他在大暑節氣消暑之時,有感而發創作的詠物詩。
福建莆田的夏夜,似被一層輕柔薄紗輕籠,薄紗裹著幾分倦意,在悠悠時光里沉淀。我獨坐書齋,案頭燭火搖曳,將未干的墨跡暈染開來,宛如一幅未竟的夢之畫卷,朦朧迷人。窗外,老槐樹枝椏伸向夜空,月光如水灑下,被枝椏分割成斑駁光影。西樓檐角似彎彎月牙,一點點“吞噬”殘缺銀盤,夜色愈發深沉,如巨大的黑色幕布。
“亥時三刻——”巷尾更夫的梆子聲悠悠傳來,如石子投入平靜湖面,驚得竹影在青磚上胡亂顫動。我下意識伸手欲吹滅燭火,這時,第一粒螢火從石階縫隙悠悠升起,帶著幽光,似靈動精靈,悄然融入夜色,勾起我記憶深處的絲絲縷縷。
“月墜西樓夜影空……”我情不自禁輕聲吟出半句,那螢火竟似聽懂,調轉方向,穿過薄如蟬翼的窗欞,將幽光投射在詩稿上。“透簾穿幕達房櫳……”我緩緩伸手,一只螢火蟲輕盈落在指尖。它的光微弱,照不亮掌心紋路,卻如神奇鑰匙,打開我內心塵封已久的門,讓我看清詩稿上未干的墨跡。
“流光堪在珠璣列”。我頓住手中筆,目光緊追那抹幽藍光。它不似宮中夜明珠,被鎖華麗錦匣供人把玩;也不似燭火,需依附燈油才能綻放光芒。它獨自懸于半空,以微弱之力點燃一片黑暗,那是孤獨而堅定的力量。我輕聲補全后半句“為火不生榆柳中”。
案頭鎮紙下壓著一封父親的信,信紙有裂痕,似在訴說歲月滄桑。我輕輕摩挲裂痕,思緒飄回三十年前。那時,我還是懵懂少年,阿爹坐在古老榕樹下,指著北方星斗,語重心長:“寅兒,莆田被中原人視為蠻夷之地,科舉榜單鮮有我們名字。福建的第一個狀元,至今還空著。”“空著?”我仰頭,眼中滿是疑惑。“空著。”阿爹長嘆,“中原人笑我們‘閩人不知禮’,說我們的文章‘如蛙鳴蟬噪’。”我攥緊書卷,堅定道:“那我便做這第一個。”阿爹掏出刻著“昭夢”的青玉佩,鄭重道:“記住,狀元不是為福建爭臉,是給天下讀書人爭氣。”
阿爹的話如火,燃起我求學斗志。此后,不敢懈怠。終于,在梁開平元年(公元907年)都城開封,我中進士第一名,成為福建歷史上第一個狀元。當梁太祖朱溫要改寫我在《人生幾何賦》中“一皇五帝不死何歸”的句子,我義正言辭:“臣寧無官,賦不可改。文章貴在氣節,若連真話都不敢寫,這狀元不做也罷!”朱溫大怒,削去我的名籍。
思緒從回憶中抽回,案頭信箋被風吹起一角,露出父親熟悉的字跡:“兒啊,莆田百姓皆以您為傲。您的文章,已刻入福建文脈,莆田孩童在荔枝樹下念您的詩,福建文人在書齋抄您的賦,必將永世流傳。”撫摸著信紙,我感慨萬千。想起長安茶館也曾傳唱“徐昭夢,錦繡堆,一筆能寫天下輝”,這又何嘗不是對我堅守的肯定?狀元頭銜可削去,但文人的氣節和骨氣,永遠削不去。
我擱下筆,緩緩推門而出。庭中老槐樹沙沙作響,枝椏間閃爍的螢火,像極了幼年時阿爹帶我登長安城樓見過的烽火。只是那烽火燃起狼煙,帶著血腥與殺戮;而這螢火,燃的是自己的魂,帶著希望與光明。“阿爹,螢火蟲為何不生在火堆里?”我曾天真地問。“傻孩子,”阿爹摸著我的頭,“它們生來便要照亮黑暗,豈肯與凡火同流?”如今,阿爹已葬在終南山下,而這些小東西,依然在每個夏夜準時赴約,似在訴說永恒的約定。
回到書齋,螢火蟲已將屋子填滿。它們在書卷上游走,讓《禮記》中的“螢火耀夜”四字通亮耀眼;在多寶閣上盤旋,給玉如意和琺瑯瓶鍍上一層柔和的光;甚至鉆進硯臺,將未干的墨汁攪成細碎的星河。“一一照通黃卷字……”我執起筆,正欲揮毫,詩稿上的螢火蟲突然散作星點,在空中組成半句殘詩:“輕輕……”“輕輕化出綠蕪叢。”我接道,筆尖懸在“叢”字上方,一滴墨墜落,洇濕了紙面。
“欲知應候何時節……”我輕聲吟誦,忽覺一陣熱風拂過面頰,“六月初迎大暑風。”我喃喃補全詩句的最后一句。
書齋內,案頭的詩稿被風吹起一角,“螢”依舊飛舞。我知道,這些小東西不會真正離去——它們化作了盛夏的風,輕柔地撫摸著大地;化作了荷塘的月,灑下銀白的光輝;化作了每個詩人筆下那抹永不熄滅的光。就像福建的歷史,唐之前,它是“蠻夷之地”,被世人輕視;唐之后,它因我徐寅,因千千萬萬個像我一樣的讀書人,成了“海濱鄒魯”“文獻名邦”。而福建的歷史,也因我徐寅,因那句“臣寧無官,賦不可改”,永遠刻下了屬于閩人的驕傲,熠熠生輝,照亮著一代又一代福建人前行的道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