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796字,閱讀大約需要2分鐘
央視新聞記者今天了解到,市場監管總局近日批準發布《校園配餐服務企業管理指南》國家標準,持續完善校園食品安全監管體系。該標準適用于為中小學、幼兒園學生提供學生餐制作及配送服務的校園配餐服務企業,是校園配餐服務管理首個國家標準。標準明確了覆蓋食譜及原料管理、加工制作、備餐與配送、用餐服務、服務評價改進、應急處理等全鏈條的規范指引,為校園配餐服務企業的合規管理提供標準化指導。同時,標準提出了有關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信息交流、防止餐飲浪費的操作指引,引導學生不斷增強膳食平衡、節約環保理念,從小養成良好飲食習慣。
市場監管總局將繼續完善校園食品安全相關標準,助力進一步健全校園食品安全全鏈條風險防控體系,不斷提升校園食品安全監管效能,切實提升校園食品安全規范化管理水平。
首個專門針對校園配餐的國家標準——《校園配餐服務企業管理指南》,將于今年12月1日正式實施。此次出臺的國家標準,適用于為中小學、幼兒園學生提供學生餐制作及配送服務的校園配餐服務企業,細化了校園配餐過程中各個環節的管理要求,推動供餐企業、學校、監管部門共同全面提升校園配餐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在人員配置上,企業必須配備食品安全總監和專職食品安全管理、檢驗人員;建立風險防控動態機制,每日進行安全檢查,每周排查隱患,每月調度分析。
在原料采購方面,要實行米、面、油等大宗食品集中定點采購制度,并確保留存每批次原料的檢驗檢測報告;每種大宗食品原料每年至少做一次全品類覆蓋的檢驗檢測,特別要對農藥殘留等安全性指標進行檢測。
在制作環節,餐食加工過程須接入“互聯網+明廚亮灶”系統,并向學校、家長和學生公開展示食品加工的關鍵操作流程。對每天送餐的每個食品品種要分別留樣,留樣時間不少于48小時。
一旦發現食品安全風險,必須第一時間啟動召回程序,并主動向上報當地市場監管部門。
來源丨央視新聞
編輯丨林琴
圖 片丨央視新聞視頻截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