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二十三年的山東,旱得厲害。張石頭蹲在自家地里,捏著干得能搓出粉末的土坷垃,心里跟這地一樣裂開了口子。
"這日子沒法過了!"他狠狠把土塊摔在地上,驚起幾只瘦骨嶙峋的麻雀。石頭今年二十有五,是十里八鄉有名的老實漢子。家里三畝薄田,去年收成勉強夠交租子,今年眼看著連種子都要賠進去。他拍拍屁股上的土,決定去縣城碰碰運氣,聽說碼頭上缺扛包的短工。
走到半道,日頭正毒。路旁槐樹下坐著個算命先生,青布長衫洗得發白,面前擺著個八卦圖。石頭本不想理會,那先生卻突然抬頭:"這位小哥,你額有金光,近日必遇貴人啊!"石頭摸摸額頭,除了汗就是土:"先生莫取笑,我這窮酸樣,哪來的金光?"
算命先生瞇著眼笑:"天機不可盡泄。你且記著,三日后午時,城東集市,見青袍者即是你貴人。"說完竟收起攤子飄然而去,石頭追出幾步,那身影已消失在塵土飛揚的官道上。
"怪事。"石頭嘟囔著,還是把這話記在了心里。
三日后,石頭在集市賣完柴禾,正數著幾個銅板,忽聽前方一陣騷動。人群如潮水般分開,幾個衙役提著水火棍在追什么人。只見一道青色身影靈活地鉆過人群,直奔石頭這邊來了。"小兄弟幫個忙!"那人一把抓住石頭手腕。石頭這才看清是個道士,三十出頭模樣,道袍被扯破半幅,卻掩不住一身仙風道骨。那雙眼睛清亮得嚇人,讓石頭想起山澗里的泉水。
沒等石頭反應,道士已經閃到他身后柴擔旁。衙役們呼喝著跑過,竟對近在咫尺的道士視而不見。等人群散去,道士才拍拍石頭肩膀:"多謝相助,貧道藍道行,不知小兄弟如何稱呼?"
"張、張石頭。"石頭結結巴巴地回答,突然想起算命先生的話——青袍者不就是眼前這位?
藍道行聽完石頭講的奇遇,撫掌大笑:"妙哉!看來你我確有緣分。"他從袖中摸出個錦囊,"這里有三道符,可保你全家平安。若有意修仙,明日此時還在此處等我。"石頭回到家,把符紙貼在門楣上。當夜雷聲大作,久旱的村莊終于迎來甘霖。雨水順著屋檐流下,石頭躺在炕上,聽著雨打芭蕉的聲音,翻來覆去睡不著。
"修仙?"他望著房梁,"我一個莊稼漢修哪門子仙?"可那道士的眼睛老在眼前晃,清亮得像是能照進人心里去。
第二天,石頭鬼使神差又去了集市。藍道行正在茶攤上等他,面前擺著兩碗冒著熱氣的粗茶。
"想好了?"道士啜了口茶。石頭搓著手:"道長,我大字不識幾個,種地還行,修仙..."
"修仙不在識字多少。"藍道行放下茶碗,"而在心誠。你可知昨日為何官兵追我?"原來藍道行在鄰縣為百姓祈雨,得罪了靠賣水發財的鄉紳,被誣告妖言惑眾。石頭聽得義憤填膺:"這幫狗官!"
"所以我要帶你走。"藍道行突然正色,"你根骨清奇,是修真的好材料。更重要的是,你有一副俠義心腸。"就這樣,石頭跟著藍道行上了嶗山。臨行前,他把三畝薄田托付給鄰居王老漢,只帶著老娘縫的一件棉襖。山上的日子比種地還苦。天不亮就要起來打坐,背那些拗口的口訣。最要命的是辟谷,三天不吃飯,餓得石頭前胸貼后背。藍道行卻精神奕奕,還能在懸崖邊上一站就是半天。
"師父,您真能不吃不喝?"有次石頭實在忍不住問。藍道行笑而不答,從袖中取出個梨子:"吃吧。"石頭接過梨,發現竟是自己離家那天,老娘偷偷塞進行李的那個,已經干癟得不成樣子。他咬了一口,甘甜的汁水溢滿口腔,竟比任何山珍海味都美味。
"這是..."
"障眼法罷了。"藍道行捋著胡須,"修仙之道,首重修心。心若至誠,枯梨也可回春。"轉眼三年過去。這天藍道行把石頭叫到跟前:"收拾行李,我們要進京。"
"京城?"石頭又驚又喜。
"當今圣上癡迷修仙,廣招方士。為師要去會會那些'高人'。"藍道行眼中閃過一絲譏誚。京城繁華得讓石頭眼花繚亂。他們住在城南一座小道觀里,沒幾日就有太監來宣旨,召藍道行進宮面圣。紫禁城金碧輝煌,石頭跟在師父身后,大氣都不敢出。穿過重重宮門,終于來到一處煙霧繚繞的偏殿。殿中坐著個穿道袍的中年人,面色青白,眼窩深陷,正是嘉靖皇帝。
"陛下,這位藍道長法力高深,能呼風喚雨。"引薦的太監諂媚道。嘉靖抬眼打量藍道行:"聽聞愛卿能煉九轉金丹?"藍道行不卑不亢:"回陛下,金丹乃外物。修仙重在修心養性,清靜無為。"皇帝臉色一沉。旁邊閃出個尖嘴猴腮的官員,正是權臣嚴嵩:"陛下,臣觀此人言談虛妄,恐是江湖騙子。"
藍道行微微一笑,從袖中取出個桃核,埋在花盆里。念動真言,轉眼間嫩芽破土,抽枝長葉,開花結果,竟在眾人眼前完成了一棵桃樹的生長輪回。殿中一片嘩然。嘉靖大喜,當即封藍道行為"清微妙濟真人",命其在西苑開爐煉丹。只有石頭注意到,師父轉身時嘴角那抹苦笑。
住進西苑后,藍道行整日閉門不出。這夜,石頭端茶進丹房,見師父對著爐火發呆。
"師父,您真要給皇帝煉長生藥?"
藍道行搖頭:"世上哪有什么長生藥。我觀嘉靖帝已入魔道,用童男童女心血煉丹,造孽深重啊。"石頭大驚:"那我們..."
"明日你隨我去個地方。"藍道行打斷他,眼中精光閃爍。
第二天,師徒二人來到一處偏僻宮殿。還未進門,就聽見孩童哭聲。只見殿內關著十幾個小孩,最大的不過七八歲,最小的還在襁褓中。
"這是..."石頭聲音發抖。
"每月初一,都要有兩個孩子被送進丹房。"藍道行咬牙道,"嚴嵩那奸賊為討好皇帝,竟獻此毒計!"
當夜,石頭翻來覆去睡不著。三更時分,他偷偷摸到關孩子的偏殿,用師父教的法術迷暈守衛,把孩子們一個個背出宮墻。正要救最后一個孩子時,突然火光四起。嚴嵩帶著錦衣衛將他團團圍?。?好個妖道!竟敢偷盜陛下仙藥引子!"
石頭被押到嘉靖面前?;实郾┨缋祝?大膽狂徒!壞朕修仙大計,該當何罪!"藍道行被緊急召來,見狀長嘆一聲:"陛下,修仙者當以慈悲為懷。用孩童煉丹,必遭天譴?。?
"放肆!"嘉靖摔碎茶盞,"來人,把這二人押赴市曹,明日午時處斬!"天牢里,石頭痛哭流涕:"師父,都是我連累了您!"藍道行卻出奇地平靜:"石頭,你可知當日我為何收你為徒?"
"因為我...根骨好?"
"非也。"藍道行微笑,"是因你在集市上,明明自己窮得叮當響,卻把最后兩個銅板給了乞兒。修仙修仙,修的是心啊。"次日午時,刑場上人山人海。劊子手鬼頭刀舉起剎那,藍道行突然大笑三聲,從懷中掏出一張符紙點燃。頓時狂風大作,飛沙走石。待風停時,藍道行已不見蹤影,只剩張石頭呆呆站在原地,手中多了一本《黃庭經》。
后來有人說,在終南山見過藍道行,還是那般仙風道骨;也有人說他早已羽化登仙。至于張石頭,他回到山東老家,開了間藥鋪,專給窮人看病,活到九十九歲無疾而終。臨終那天,有人看見一道青光從屋頂飛出,直奔東南而去。
如今嶗山上還有座小廟,供著"藍仙師"和"張真人"的塑像。廟里老道士說,每逢大旱,誠心祈禱,必降甘霖。這故事在山東流傳了四百多年,是真是假,就由各位看官自己琢磨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