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重返白宮后的特朗普,自信滿滿地宣稱要讓美國再次偉大。
然而,半年過去,醫療報告、外交危機、關稅政策和民調暴跌,甚至連過去的舊案也紛紛浮出水面。
無論是調解俄烏沖突,還是逼迫伊朗放棄核計劃,特朗普的雄心壯志似乎始終未能實現。
在內外壓力的夾擊下,特朗普迎來了至少六個噩耗……
第一件事,當不成總統了?
特朗普曾經風光無限,嘴巴也跟著跑,常常諷刺拜登“年老體衰”,還戲稱拜登為“瞌睡喬”,仿佛自己是永遠年輕、不倒的那一個。
然而,誰能想到,時過境遷,現在的特朗普也走到了拜登曾經的那一步。
7月17日,白宮宣布,特朗普被確診患有靜脈疾病,雖然目前沒有出現心力衰竭或腎功能問題,但一番檢查下,結果卻讓人多少有些擔憂。
前些日子,特朗普在登機時差點在舷梯上摔個四腳朝天,這畫面看起來有些熟悉。
記得拜登也曾因一腳不穩摔倒,那一幕成為了網友們的笑料。
現在輪到特朗普,手背上出現淤青,身體的狀態大概也沒有當年那么好了。
民眾對特朗普的健康狀況產生疑慮,要求對特朗普的健康狀況好好地進行檢查,甚至要求“認知測試”,看看他是否真的能繼續執掌白宮。
畢竟,特朗普今年已經79歲了,與8年前那個斗志滿滿、口無遮攔的他相比,如今的身體狀況大不如前。
如果他再出什么事情,或者他的健康狀況確實不佳,民主黨必定會趁機施壓,到時候特朗普的政治生涯恐怕會有些艱難。
第二件事,美國企業強烈反彈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真是讓不少美國企業吃不消。
就在6月底,他宣布對中國進口的部分高科技產品加稅,目標鎖定了半導體設備、通信零部件和綠色能源產品。
白宮說這是為了保護美國的制造業和保障供應鏈安全,可是企業們并不買賬。
美國半導體工業協會(SIA)早早就發聲,直言這項新政策會打亂芯片制造鏈條,增加生產成本,最終美國的企業在全球市場上競爭力大打折扣。
不僅如此,蘋果、英特爾和高通等大公司也紛紛遞交抗議信,要求重新審視這個政策。
消費者技術協會(CTA)更是警告,關稅增加后,消費品的價格可能會上漲,通貨膨脹壓力隨之加重。
據彭博社的預測,要是這項政策繼續實施下去,2025年下半年,美國消費者可能得額外支出320億美元,簡直是燒錢的節奏。
就算特朗普再想“重振制造業”,也得考慮一下這些政策給普通百姓帶來的壓力。
在政治上,部分共和黨議員也開始擔心這個關稅政策對美國的中小企業打擊過大,可能削弱特朗普的經濟成績。
畢竟,特朗普曾把“重振制造業”當成自己的核心目標,要是搞不好,恐怕連他自己都得遭遇信任危機。
第三件事,支持率暴跌,鐵票倉搖晃不穩
7月,《華盛頓郵報》和ABC聯合的民調顯示,50%的美國成年人認為特朗普“給國家造成了更嚴重的損害”,就連他過去忠實的鐵銹帶藍領群體也不再那么買賬了。
曾經為了“讓美國再次偉大”鼓掌歡呼的他們,如今開始懷疑,尤其是看到高漲的物價和對伊朗軍事行動的冒險,移民政策也讓人捉摸不透。
特朗普推行的“大而美”法案,本想著能讓美國財政大好,減稅4萬億美元,削減支出1.5萬億美元,但結果不如預期。
這法案甚至可能讓1200萬人失去醫保,特朗普推動的減稅也讓貧困群體遭遇更高的門檻,連帶醫療補助也減少。
可是,醫療、教育、生活成本的上漲,直接戳破了“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美麗謊言。
而就在這種背景下,特朗普的對華政策突然發生了“180度大轉彎”。
7月16日,他在簽署“全面遏制芬太尼販運法案”時,竟然感謝中國在芬太尼問題上的幫助,財政部長貝森特也表示愿意和中國會談,白宮考慮延長關稅休戰。
連特朗普本人都表示有可能以私人身份訪華。
這一軟化立場讓保守派炸了鍋,他們開始質疑特朗普是不是在“投降”,共和黨鷹派議員們也紛紛表達不滿,認為他的貿易政策太過搖擺不定,根本沒有原則。
看來,特朗普的“偉大”之路,已經沒有當初那么堅實了。
第四件事,副總統萬斯浮出水面,卻難以服眾
如果特朗普的健康出了問題,副總統萬斯就得上場“接棒”。
問題來了,這位副總統的存在感幾乎為零,除了偶爾在新聞里露個臉,大家幾乎忘了他是誰。他沒有顯著的政績,也沒有什么外交成就,甚至連共和黨內的支持度也不高。
所以,要是他真的坐上了總統的位置,民主黨肯定會對他展開猛烈的輿論攻擊,把他推向風口浪尖。
而且,萬斯一旦成為臨時總統,在中期選舉前如果不能改變輿論局勢,共和黨就幾乎是定輸不疑。
到時候,他就算代行總統職務,也難免變成“擺設總統”,他的政策推行起來,恐怕得費力不討好,困難重重。
看看現在的菲律賓總統馬科斯,簡直就是個教科書般的例子——權力不穩,話語權有限。
第五件事,“愛潑斯坦事件”
愛潑斯坦,這個名字一度讓整個世界嘩然。
他因涉嫌操控未成年性交易網絡而被卷入無數丑聞之中,最終在2019年獄中“離奇死亡”。
官方說他自殺了,但大部分人都覺得這是個笑話,畢竟這么大的案子,怎么可能這么輕松就畫上句號?
隨著時間過去,大家原以為這場風暴會慢慢平息,但最近又被重新提起了,且焦點落到了特朗普身上。
說起來,特朗普和愛潑斯坦曾是朋友,兩人曾多次同框出席派對,也沒少一起泡高端社交圈。
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表明特朗普卷入了什么不法行為,但他一直沒有兌現當初的承諾:公開愛潑斯坦的“名單”。
這一個簡單的舉動,卻引來了民主黨不斷的指責和攻擊,大家都在想,為什么這么簡單的事他不做?他又到底在沉默背后藏了些什么?
第六件事,紐森又和特朗普剛上了
紐森和特朗普的“恩怨”又升溫了,這次倆人直接撕破了臉,互相爆粗口,場面火爆得很。
特朗普先發制人宣布,停止向加州高鐵項目提供資金,他甚至還明言,加州人根本不需要那破爛的高鐵,簡直是浪費錢。
這一言論簡直就像火上澆油,紐森聽了氣得差點跳起來,立馬向洛杉磯聯邦法院提起訴訟,表示特朗普這樣干簡直是胡鬧。
紐森火冒三丈,揚言如果特朗普繼續這么亂搞,他就“罷繳”加州的稅款。
別看他說得輕松,但這個話題絕對不簡單,背后可牽扯到加州整個財政的穩定。
這場口水戰越發白熱化,特朗普和紐森互相“開火”,看似小事,卻又能影響到大局。
每次兩人杠起來,媒體都得忙著追熱點,這一回也不例外。
作者聲明:作品含AI生成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