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月21)日,北京各區區級“1+3”培養實驗校發布公告,7月22日-23日開始報名。
今年北京全市共有113所“1+3”區級培養實驗校,其中海淀共有30所,比去年增加了8所。除了數量上的增加,今年個別學校在培養方向上也有了新變化。
據了解,今年北京市八一學校附屬玉泉中學將依托學校雄厚的美育底蘊新增美術“1+3”培養實驗項目。
去年,八一玉泉開設了科技“1+3”培養實驗項目,并取得了矚目的成績。學生不僅快速適應高中學習節奏,創新能力也顯著提高。其中潘星宇同學為海淀食堂設計的logo從清華美院、北京服裝學院及八一學校、人大附小等多所大中小院校的115件設計作品中脫穎而出,并成功落地。
今年新增美術“1+3”,這也意味著,八一玉泉在海淀教育人文、科技、數理、藝體、語言培養領域“五指成峰”的新樣態背景下,將手握“科技”和“藝術”兩張“王牌”。
01
覆蓋五大專業方向!特級教師加盟!
美術“1+3”火力全開
八一玉泉美術“1+3”貫通項目班不是簡單的美術特長班,而是一項著眼于學生全面、個性、貫通發展的系統工程。
學校在確保藝術素養與文化基礎并重,人格塑造與專業能力共育,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的基礎上,尊重每位學生的藝術稟賦與興趣方向,提供多元發展路徑和精準指導。同時注重打破學段壁壘,實現初高中四年美術學習的無縫銜接與貫通培養,聚焦專業成長。
據了解,八一玉泉美術“1+3”貫通項目秉持“上承文脈,善成大美”的課程理念,綜合考量在新時代藝術人才培養中關于人文與美育、文化與專業的緊密關系,以“三山”為“骨架”,繪就一幅國家課程為基、人文素養為魂、藝術特色為徑的課程育人“山河圖”。
課程體系以“國家基礎課程、人文拓展課程、創藝強化課程”三大系列構建“育人三山”,隱喻“筑基—蓄勢—登峰”的成長階梯,亦呼應地域文化中的“三山”意象。同時構建“文化浸潤-專業精進-責任踐行”的育人鏈條,形成兼具素養寬度、人文厚度與藝術高度的育人模式。
八一玉泉美術“1+3”在師資配置上堪稱豪華陣容。
2023年,美術特級、正高級教師,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藝術教育專委會常務理事張尊高老師強力加盟八一玉泉,在美育課程開發、資源整合、課題研究及教師培養等領域給予學校大力支持,為學校美術教師團隊的成長和學校美育工作的開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今年八一玉泉美術“1+3”師資將由張尊高老師牽頭,覆蓋“正高級—高級—一級—二級”全職稱序列,全力為“1+3”班的學生護航。
·孫立群老師是區級學科帶頭人、高級教師,曾獲“海淀區優秀教師”“校十佳教師”等稱號,美術攝影作品曾獲國家及市區一等獎,指導學生屢獲藝術比賽大獎。
·郅立成老師是區級學科帶頭人、一級教師,在校開發“三山五園”古建彩畫課程,開設多級公開課,多次參與教育部高中美術課例錄制,參與區級課題研究及兩部著作編寫。
·張婷老師是校級學科帶頭人、二級教師,曾獲北京市第七屆“啟航杯”教學競賽市級一等獎,課題《中小學美育實施路徑》獲國家級證書,輔導學生參加世界文化遺產國際青少年繪畫邀請展,獲評優秀指導教師。
值得一提的是,八一玉泉“1+3”貫通項目班專業全覆蓋中國畫、水彩、設計、美術理論、新媒體藝術五大方向,聚焦傳統與現代藝術教學需求,為有藝術天賦的孩子打造“免中考直升+專業深造”的黃金通道。
02
探究式學習成效突出、完成多項科創項目、金課不斷......
科技“1+3”首秀即驚艷
今年9月底以來,多家“海淀食堂”先后開業,越來越多的海淀居民在家門口吃上了營養均衡、價格實惠的“暖心飯”。
而它的logo也是同樣溫馨又醒目——標識左側的圖案部分像一碗熱騰騰的飯菜,散發著陣陣香氣;又像是即將煮進鍋里的面條和餃子,一家人即將團聚開餐,所有通過標識能聯想到的總給人帶來暖暖的家的感覺。
這個logo設計正是出自八一玉泉科技“1+3”班學生潘星宇同學之手。
據了解,八一玉泉科技“1+3”面向海淀區具有科技興趣和發展潛質的初二學生,致力于培養科學素養扎實、創新能力突出、實踐能力過硬的科技后備人才,為其未來進入頂尖學科領域鋪就道路,為國家科技創新注入持續動力。
自去年科技“1+3” 培養實驗項目實施以來,八一玉泉學子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依托“1+3”特色課程鏈,強化數學、物理、化學等核心學科,引入項目式學習,實現初高中知識無縫銜接。學生快速適應高中學習節奏,課堂參與度顯著提高,探究式學習成效突出。
歷經一年的課程打磨與積淀,科技“1+3”培養實驗項目打造了很多的“金課”。
如國防科技教育課程通過院士微課、科學家故事訪談等特色活動,開展科學家精神系列講座及主題教育活動,深化“空天報國”理想信念教育。
開源硬件創新課程指導學生完成“掌控小車”“噪音檢測器”等12個科創項目,系統掌握編程與硬件結合的實踐應用能力,培養跨學科創新思維。
同時學校還帶領學生走進北航科學家實驗室和某國家級警校高校,沉浸式體驗航空航天前沿技術,全面提升學生科技創新與實踐應用能力。
03
美術+科技,兩張“王牌”齊發力
八一玉泉美術和科技“1+3”培養實驗項目的開設,得益于學校多年來積淀的美育底蘊和科技硬實力。
美術方面,八一玉泉堅持“以美立校、以美施教、以美育人”的辦學宗旨,充分發揮“上善文化”優勢,建立了“上善尚藝、美動心靈”三級藝術課程體系——基礎課程涵蓋國家必修課程,為學生提供全面系統的美育知識;拓展課程給學生提供更豐富的學習機會;特色課程則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各學科深入挖掘本學科蘊含的美育價值與功能,多方位、多層次實施美育。
八一玉泉還開設了“美育大講堂”,面向全校師生開展美學教育,舉辦各類講座,內容包括中外名畫鑒賞、實用攝影、雕塑藝術、器樂等。還有“校園藝術節”等特色活動,通過美術作品展、音樂、舞蹈、戲劇展演等形式展示美育成果。
為提升校園美育環境并給予學生展示平臺,八一玉泉自2020年以來,在藝術教研組長孫立群老師的引領下,每年舉辦高質量學生個展、主題展,形成校園美育特色品牌。在八一玉泉的校園里,也可以隨處看到學生創作的藝術作品,2024年由融媒體中心張婷老師負責的學校園文創項目組正式成立,結合八一玉泉的歷史文化資源和“三山五園”的文化特色,設計出了獨具校園特色的文創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9月,八一玉泉校園美育館正式揭牌成立,成為學校開展跨學科美育課程實踐的重要陣地,為學生提供更直觀、生動的藝術教育體驗,同時也為各學科探索趣味十足的教學模式,推動不同學科深入交流、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
近年來,學校多名畢業生憑借藝術成績與文化課雙優表現,成功考入985、211高校。
今年高考憑借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央民族大學的王詩雯同學,還記得初到八一玉泉時,自己曾因文化課成績而陷入自卑當中。一次素描課,老師注意到了她隨意涂鴉的草稿本,指著那些看似凌亂的線條中躍動的生命力,對她說:“明天來畫室吧,這里缺的,正是像你這樣一雙敢打翻調色盤的勇敢之手。”
這句話猶如一束光,驅散了王同學心底的陰霾,讓她最終憑借美術特長圓夢理想學府。
科技方面,八一玉泉貫徹八一學校教育集團“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科技高中”的教育愿景,圍繞國家科技戰略需求,探索具有航天科技特色的現代育人模式,培養能進入一流學科繼續深造的科技后備人才。
學校成立了5個科技社團,近三年,科技社團累計獲得近30項國家級獎項,近20項市級獎項。
2018年,八一玉泉開始嘗試在初中開設航空國防選修課,之后又相繼成立全國首個初中航空國防班、全國首個高中航空國防實驗班,幫助眾多學子“一飛沖天”,考進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大學、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等高校,圓了他們的“飛行夢”。
2023年,航空國防實驗班的楊景森同學被海軍航空大學錄取,成為當年北京地區唯一錄取的海軍飛行學員。回憶在校學習經歷時,楊同學表示,航空國防班的特色訓練對自己的影響是終身的,“航空國防班不僅教會了我知識,更給了我一種使命感和責任感,讓我始終以航空國防班精神要求著自己,為祖國藍天的美麗與安全保駕護航”。
今年4月,在由中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協會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共同發起的“雙百計劃”的助力下,八一玉泉又將引進北航團隊航天課程資源,同“頂流”科研院所軍事科學院共建育人模式,與國內頭部人工智能高新企業智譜華章推動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按下了創新人才培養的加速鍵。
編輯 | 京教君
內容來源 | 北京市八一學校附屬玉泉中學
微信又改版啦
為了讓「京城教育圈」出現在您的時間線
星標一下★為了更好的我們
歡迎 | 掃碼加入
京教圈學習交流群
走之前記得點個“心心”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