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會分享
最近花了半個月的時間讀完了李希貴校長的《家庭教育指南》,李希貴是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也是鼎鼎大名的北京第一實驗學校校長,本身在教育領域理論造詣和實踐經驗都很豐富,在業界知名度也很高。
這本書就像他傳達給我們的理念,家庭教育它不是冷冰冰的技術操作,而是生命影響生命的溫暖過程。也并非是單向的“塑造”,而是父母與孩子彼此喚醒、共同成長的生命修行。
面對當下家庭教育的焦慮與功利,多少父母在“起跑線”上奔跑,在分數、才藝的賽道上爭先恐后,家庭不是學校的延伸,不應過分聚焦于知識技能的灌輸,而應是孩子品德、情感、習慣和價值觀的搖籃。那些日常生活中的點滴互動、待人接物的細微之處、面對挫折時的態度選擇,才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場域。
這本書沒有多么華麗的辭藻,也沒有什么深刻的大道理,卻是適合每一位家長的說明書。
我在看到書中原則一:咬住底線,放大空間。就有這樣的感受,教育孩子時你又要管又怕管的太死,尺度到底怎么把握,這條原則指明了方向:底線是必須遵守的紀律,底線之下嚴防死守,而底線之上,盡量不再對孩子做過多的紀律方面的要求,特別是時間和空間的安排。整本書里給我靈感瞬間還有不少,所以我覺得收獲還是挺大的。
在這本書中也提出了很多方法,比如召開家庭會議,每個人都是家中的一份子,每個人遇到的問題和好消息都可以通過家庭會議告訴每一位家人,問題大家一起解決,好消息大家一起慶祝。家庭會議的召開不僅促進了家長與孩子的溝通,增強家庭凝聚力,更能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與決策能力。
還有教會孩子在選擇中學會選擇,中式家庭大多家長管的太“寬”,孩子就像是家長的提線木偶,被家長安排在自認為安全可靠的路上前行,卻很少問孩子,你喜歡嗎?你選擇怎么做?在這本書中,教育的主體從來不單指是孩子,還有家長,從小事開始做起,從日常生活做起,讓孩子自己選擇,培養他們的自主決策能力,教會孩子如何權衡利弊,做出明智的選擇。
也有一些比較有意思的家庭活動,例如家務培訓,別把孩子當做溫室中的花朵,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醬油倒了都不知道扶一下的主,家務并不是媽媽的工作,爸爸的工作,甚至是爺爺奶奶的工作,是每個家人在這個家庭中應該盡的義務,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帶著孩子參與到家庭的日常維護中,讓孩子擁有動手能力的同時還有建立自己秩序的能力,我們家長不可能一輩子陪著孩子,總要給孩子長大的空間。
我們雖然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做家長,但我們都做過孩子。連你自己都不喜的教育方式別再用到下一代身上了,最好的教育,往往就蘊藏在日常生活的陪伴、理解與信任之中。與眾多家長共勉。
讀書分享人介紹:
@吃瓜大師姐,是泗洪風情網友,同時也是一位7歲孩子的寶媽。
風情讀書會長期征稿
讀書,它不只是簡單的翻頁
它是靈魂的滋養,是心靈的避風港
因書相逢的我們,都是彼此的擺渡人
讓讀書的感悟有處安放
讓同頻的靈魂在此相遇
歡迎網友投稿原創(未發表)作品讀后感;歡迎作品配原創圖片、配音頻視頻。
字數一般不超過2500字;篇幅較長的優秀文稿可連載。
來稿請注明作者姓名、聯系電話、個人簡介及照片。
投稿微信:sihongfengqing9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