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 7 月 20 日,日本第 27 屆國會參議院選舉落下帷幕,但計票結果令人大跌眼鏡。
在美國關稅大棒威懾、國內米慌等內政問題下艱難掙扎的石破茂似乎不被日本政界理解。
自民黨和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未能獲得參議院過半數議席,淪為 “少數派”。而作為首相的石破茂,更是首當其沖,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執政危機。
歷史性慘敗,黨內密謀逼宮?
不少媒體將這次執政聯盟稱為“歷史性慘敗”,還真沒有太大的夸張性成分。
自民黨自 1955 年成立以來,在日本政壇一直占據著主導地位,此次卻在眾參兩院都失去了多數席位,這在其歷史上尚屬首次。
在本次選舉中,總計爭奪 125 席,包括改選的 124 席和補選 1 席,自民、公明兩黨僅獲得 47 席,非改選的 75 席也未能超過半數。
石破茂此前將執政聯盟維持過半數議席作為勝選目標,如今這一目標的落空,讓他陷入了極為被動的局面。
從選區表現來看,執政黨在地方與大城市選區全面失利。自民黨在全國 32 個 “一人區” 中僅贏得 14 個議席,在東北、四國等傳統優勢地區也明顯退步;在東京都選區,該黨參議院議員會長武見敬三更是落選。
自民黨近期可謂是 “禍不單行”,去年 10 月的眾議院選舉失利,今年 6 月的東京都議會選舉大敗,如今參議院選舉又遭遇滑鐵盧,這一系列的挫敗,使得石破茂作為自民黨總裁承受著空前的壓力。
自民黨內要求他承擔責任、下臺的呼聲此起彼伏,最高顧問麻生太郎甚至向身邊人士明確表示 “不會允許石破茂繼續執政”,展現出了強烈的 “逼宮” 態勢。
堅稱日本已處“國難”,拒卸任
不過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石破茂卻表現得異常“堅韌”。
他在開票當晚表示 “現在(自民黨)仍是議席數最多的政黨…… 必須認識到這個責任”,多家日本媒體解讀,這表明他有意繼續擔任首相。
21 日,石破茂在自民黨總部召開記者會,進一步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他表示,選舉結果令人痛心,作為自民黨總裁,他由衷地深表歉意,對于這一結果,必須謙虛而真誠地接受。
但他同時強調,目前日本正面臨著包括美國的關稅措施、物價高企、自然災害、復雜的地緣政治環境等多重問題的考驗,日本正處于 “國難” 一樣的嚴峻狀況之中,因此 “最重要的是不能讓國政陷入停滯”,自己和自民黨應該履行對國家和國民的責任,繼續執政。
石破茂之所以在如此巨大的壓力下仍拒絕卸任,原因是多方面的。
從制度層面來看,參議院選舉不同于眾議院選舉,不涉及 “首相指名選舉” 這一環節,即無需在流程上重新選舉首相,這為他的留任提供了一定的制度空間。
再者,反對黨派力量分散,在野黨雖然在民生議題上具備一定共識,但在憲法、安全保障等關鍵政策上分歧明顯,短時間內形成合力提出不信任案的可能性較低。
而且,若石破茂辭職,此前一直負責對美貿易談判的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可能也將辭職,談判將被迫從零開始。
這對于正面臨美國 “關稅大棒” 威脅的日本來說,確實是雪上加霜。
自民黨干事長森山裕也強調,“當前正值極為重要的時期,最關鍵的是不能讓國政陷入停滯”,執政黨必須切實履行責任。
不過石破茂想要繼續平穩執政,談何容易。
由于執政聯盟在眾參兩院同時成為少數,其政策推行將更加依賴在野黨。
今年秋季召集的臨時國會對石破茂政權而言將是更是一場嚴峻考驗,屆時,政府提交的包括應對物價上漲和美方關稅措施在內的 2025 年度補充預算案,若無法獲得足夠支持,預算案恐將擱置,施政將面臨實質性掣肘。
自民黨內的反對聲音也不容忽視,黨內圍繞更換首相、重新舉行總統選舉的討論恐怕在黨內已悄然展開。
在日本歷史上,前首相橋本龍太郎和安倍晉三都曾因自民黨在參議院選舉中失利而辭職,如今的石破茂,正站在日本政治的十字路口。
對此,大家怎么看?石破茂還能走多遠?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