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要不是那場直播,誰也不會知道,侯耀華其實是有話憋了很久了。
楊少華去世,相聲圈震了一下。
這事兒不小。一個94歲的老人,算是走到了歲月的盡頭。可惜的是,晚年本該安安穩穩,卻成了“全家短主角”。拍完孫子拍老子,拍完老子拍爺爺,搞得網友都看明白了:他們家把“孝”字演得太過火了。
楊少華走的時候,網上最大的問題不是“誰送了”,而是“誰沒送”。
答案是:侯耀華。
這可不是隨便一個人沒去能引發熱議的地步。
侯耀華是侯寶林的兒子,是相聲圈的“太子黨”,論輩分,叫一聲“世侄”那是低估他了。按行規,這種大事,他不該缺席。
可他還真就缺了。
而且缺得很沉默。沒人拍到他,沒人看到他送花圈。直播也消失了幾天。
直到前幾天,直播又上線了,一開麥就挑明了:“我沒去,是因為不想見某些人。”
這話一出,評論區直接炸裂。
網友瞬間追著問:“誰?”、“是不是楊議?”、“是不是老汪?”、“是不是裘英俊?”
老實說,猜誰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真的不想見”這件事本身。因為在相聲圈這個講“師道尊嚴”的圈子里,沒去送葬就已經夠出格了,還敢當眾說“不想見某些人”——那說明,這事兒,不是臨時起意,是憋太久了。
他是真有點“積怨”。
從他嘴里講出來的事,有點像翻舊賬——但你不能說他沒理。
比如跟楊議的那段。
侯耀華當年可是拿出真本事真感情幫楊議打理事業。楊議那會兒還沒什么名氣,拜師那件事說得挺低調,侯耀華一直幫著他往上推,想著把人捧出去,按理說這就算半個再造之恩了。
結果呢?
轉頭楊議一句“我要自立門戶”,硬是跟他掀了桌子。
這一掀,掀沒了侯家的面子,掀碎了人情,也掀翻了他們之間所有的信任。
你說這種關系,還怎么“同場”?你讓侯耀華上門奔喪,真不是尊不尊重的問題,是他自己都覺得“沒必要”。
還有“老汪”。
侯耀華話說得狠,他在直播里拐彎抹角地說,“壞人不是環境造成的,有些人天生就是壞種。”
誰聽不懂這話是說誰?圈里人都知道,侯耀華跟老汪多年不對付,私下就互相看不順眼。靈堂里有老汪,他是打心眼里不想去——不是因為怕吵,而是覺得“臟了”。
畢竟老汪這人嘴皮子利,能把場子攪得人仰馬翻。要是真見面,難保不會來一句“你終于舍得露臉了?”或者“侯家現在也開始玩帶貨啦?”——你說這種場合,聽誰的都是社死。
侯耀華選擇不去,不是沒情,而是太懂這幫人的戲碼了。他知道,去了,只會尷尬加戲碼,不如體面退場。
再看裘英俊那事兒。
曾經裘英俊在網上公開甩話,說侯耀華“清理門戶”,那意思簡直是點火燒自己家祖墳。你要在圈里混,這種話可不是隨便亂說的。說白了,這就叫“伸手太長”,犯了規矩。
侯耀華當時找了電視臺、文聯、律師函一通操作,結果呢?沒人接招,全給你打太極,最后不了了之。
那種吃了蒼蠅還不能吐的感覺,怕是現在想起來都窩火。
你看吧,這三個人加一起,是不是堪稱“葬禮社死鐵三角”?
你說侯耀華圖啥?跑到天津去自討沒趣?還不如穿一身正裝,頂著30度的貴州太陽在戶外直播,順便給自家茶葉帶帶貨。
是的,別忘了他在干嘛——賣茶葉。
貴州這趟不是“避世”,是“考察”。直播里全是茶文化,順帶講點相聲圈的“陳年舊案”,一邊賣貨一邊賣情懷,吃瓜觀眾也愛看,數據上去了,帶貨也自然賣得動。
你說他這波是蹭楊少華的熱度?
是,也不是。
侯家畢竟派人去了靈堂,禮數上沒問題。他不去,是為了避開“麻煩人”,這邏輯說得通,觀眾也理解。至于是不是蹭熱點,那就是市場行為。
更關鍵的是,現在的相聲圈,已經不是當年那種“誰家徒弟得跪在靈前三天三夜”的時代了。
現在拼的是誰會做流量,誰會整熱點,誰能把人設玩明白。
哪怕是“悼念”這件事,都要講究一點流量包裝。
你看楊家那些拍得多勤快?
老人家哪怕年紀那么大,還在里來回折騰,做效果,做段子,做人物形象。
甚至連去世之后,家屬都沒打算低調處理。
那你說,侯耀華適不適合去?
說白了,他不想變成“背景板”。也不想在人家的劇本里當“配角”。
他想的很明白:悼念是悼念,人要敬,戲不能陪著演。
所以他說那句“有人不想見”,不是情緒化,是判斷。
是對關系、對場面、對人心的判斷。也是他作為一個老相聲人,對“體面”這兩個字最后的堅持。
這圈子真亂,恩怨不清,利益當道。
但亂歸亂,大家都有桿秤。誰是真情誰是算計,觀眾心里明鏡似的。
至于侯耀華那身正裝,是不是為悼念準備的?
是不是順帶蹭了點熱度?
是不是靠直播引流賣茶?
你可以質疑他動機,但不能否認他有底線。
——他至少沒去靈堂“社交”,也沒在葬禮上“搶戲”。
他說了,不愿見,就不去。
說清楚了,做明白了,比那些嘴上喊著“尊重”,心里只算“利益”的人,已經干凈太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