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了一定年紀,活得富不富,不看銀行存款,而是看:心里有沒有熱氣騰騰的生活。
61到70歲這十年,說短也短,說長也長,是人生真正意義上“為自己活”的十年。
但很多人,卻還在為子女操心、為老伴委屈、為臉面勉強,把自己越活越苦。
真正有智慧的人,晚年遵循一個“黃金活法”——三七定律。
三分留給現實的束縛,七分交給自己的幸福。
誰掌握了它,誰就能把晚年過得體面、活得通透。
01
三分節(jié)制,七分享受。
現實中,晚年最怕一種人:嘴上說沒錢,其實銀行存著幾十萬;
穿著洗得發(fā)白的舊衣服,卻省得心安理得。說是節(jié)儉,其實是“摳出來的苦命”。
節(jié)制當然要有,不能亂花;但人都活了大半輩子了,該吃吃,該花花,才不辜負這段金貴時光。
我有個親戚阿姨,年輕時過苦日子慣了,退休后也舍不得花。
結果等她想出去旅游時,腿已經不利索了;想吃點好的,牙齒早掉光了。
她自己都后悔,省了一輩子,什么也沒留下。
所以說,節(jié)儉不是死守,是有度的生活方式。
到了這十年,不能再為兒女攢錢,也別為面子委屈自己。
你辛苦了一輩子,七分的享受,是應得的回報;三分的節(jié)制,是為健康留底線。
能把握這個度,才是真正富養(yǎng)自己。
02
三分顧人,七分顧己。
60歲以前,顧別人是本分;60歲以后,顧自己是本事。
很多人老了還把自己活成保姆、提款機,怕兒女不高興,怕鄰居說閑話,結果什么都遷就別人,唯獨忘了自己。
我樓上的鄰居就是這樣,70歲了還天天給兒子兒媳帶孩子,飯菜伺候得妥妥的。
可一旦她想休息幾天,對方就說她“自私”。
她嘴上笑,心里哭,說她活得像個傭人。
老來最怕的不是沒錢,是沒了自己。
你得明白,顧自己不是自私,而是及時止損。
晚年該有的尊嚴和自由,必須自己爭取。
親情該有三分照顧,七分界限;人情可以三分溫和,七分清醒。
這才是一個人晚年的底氣與通透。
03
三分念舊,七分向前。
人越老,越容易陷進回憶里。
老照片翻來覆去看,老朋友的名字一遍遍念,結果整天活在“過去式”里,越來越空虛。
懷舊不是錯,但不能靠它過日子。
人生每一段,都有它的價值。該翻篇的,就別留太久。
我認識的一個熟人,老伴去世后每天念叨過去的苦日子,提起什么都要加上一句“以前我們那會兒多難”,連孩子都不愿意聽。
時間久了,他自己也抑郁了,身子越來越差。
而有的人,老伴走后,轉頭學攝影、養(yǎng)花、跳廣場舞,交了不少朋友。
過去留三分回味就好,剩下七分,拿來投資當下和未來。
人老了不是沒盼頭,而是忘了抬頭。
你還活著,說明這場人生,還沒散場。
結語:
61到70歲,是人生的“金邊十年”。
不能苦著、不能熬著,更不能攢著。
真正的富養(yǎng),是把握分寸、活得從容。
三分節(jié)制,是生活的理性;七分享受,是人生的獎賞。
三分顧人,是人情世故;七分顧己,是清醒智慧。
三分懷舊,是溫情;七分向前,是活力。
照著“三七定律”去生活,你的晚年,就是別人羨慕的模樣。
#曬圖筆記大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