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德萊恩上門前,竟給中方“下戰書”,中方只甩出8個字,深意十足,這事歐洲必須想清楚,得給中方個交代。
馮德萊恩和科斯塔
日前,中國外交部宣布,歐盟兩位高級領導人科斯塔和馮德萊恩不日即將訪華,與中方高層進行會晤。此次高層峰會,大概率會提到經貿合作以及如今大熱的制裁議題。彭博社此前宣稱,有消息人士稱,兩人原本定好的訪華時長為兩天,但根據中方要求,第二天行程可能取消。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馮德萊恩訪華之前,先給中方送來了個“下馬威”。此前,歐盟公布了對俄羅斯的最新制裁方案,其中竟將中方的兩家地方性銀行納入了制裁名單之中。中國商務部第一時間給出回應。中方強調,歐方行動,是在給中方企業安上“莫須有”的罪名。此前,中方已經就此和歐盟多次交涉,但歐盟方面的決定,實在令人大失所望。
普京
中方對其“強烈不滿、堅決反對”,不會接受任何無依據的單邊制裁。這8個字足以說明中方的態度,也能看出中方下一步行動的苗頭。歐盟方面無視事實依據,執意對中方企業進行制裁,就應該明白,中方不是“軟柿子”,這樣做勢必會迎來中方的反制。
如今歐盟正在加速調整全球經貿戰略,頻繁釋放對華合作信號。確實,如今特朗普關稅“大棒”懸頂,濫用“國家安全”的理由對相關國家和組織下手,而與此同時,歐盟經濟增長已連續多個季度疲軟,通脹壓力未消,急需多元化貿易伙伴以分散風險。在這一時刻,中國就成為了歐洲的首選目標。
特朗普
因此,即便美國推動“對華脫鉤”,但中國多次成為歐盟最大貨物貿易伙伴。歐盟在光伏、電池等領域嚴重依賴中國供應鏈,去年雙方還簽署了《關于循環經濟與氣候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同意在鋰資源回收等領域深化合作。更關鍵的是,中國在制造業、新能源領域的優勢與歐盟技術、品牌優勢形成互補。
但是,歐盟的對華政策呈現明顯的“兩面性”:一方面在經貿領域加速與中方對接;另一方面卻在綠色技術、供應鏈安全等領域強調“去風險”。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并限制華為參與5G建設,如今甚至給中企身上“潑臟水”,制裁中方企業的發展。
中歐合作
中歐作為全球兩大經濟體,既有共同利益,也有責任為世界提供穩定性。正如歐方此前所說:“在特朗普的關稅威脅下,歐洲需要更多的合作伙伴,而非更少。”如今雙邊峰會舉辦在即,中方不止一次地強調,想要和中方合作,就要拿出十足的誠意。歐洲又想在中國的碗里分一杯羹,又對中方企業毫不客氣地下黑手,中方自然不會給其好臉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