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維楨(1296—1370),字廉夫,號鐵崖、鐵笛道人等,元末明初著名文學家、書法家、詩人,浙江諸暨人。他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叛逆精神,在文學與書法領域獨樹一幟,被譽為“元末三高士”之一(與陸居仁、錢惟善并稱)。
楊維楨出身書香門第,少年時在鐵巖山苦讀五年,因“日記千言”被稱為“楊鐵崖”。 泰定四年(1327)中進士,曾任天臺縣尹、錢清鹽場司令等職,因性格耿直、懲治貪吏而屢遭貶黜,十年未得升遷。 元末避亂于富春山、杭州等地,拒絕張士誠征召,晚年寓居松江。 明洪武二年(1369)被朱元璋召至南京修禮樂書,不久辭歸,次年去世。 其狷介性格聞名,曾多次拒絕權貴,甚至對朱元璋“下馬威”仍得善終。
楊維楨以古樂府詩著稱,風格“奇崛雄邁,婉麗動人”,開創“鐵崖體”,被明代李東陽贊為“自成一家”。 代表作如《鐵笛清江引》,融合曲牌特點與個人抒情。他參與修《遼》《金》《宋》三史,作《正統辯》千言,總纂官歐陽玄稱其“百年后公論定于此”。
在元代趙孟頫秀美書風盛行時,他以“奇氣鼓蕩”的草書獨樹一幟,筆法融合章草、今草、隸書,線條老辣,捺筆尤具章草韻味。他的作品常被評“亂哄哄”或“丑書”,實則追求“不工而工”的自然境界,打破傳統法度,明清以后影響深遠。
其書法在當時未被廣泛接受,但明代后逐漸被推崇,啟發明清行草的個性化表達。 多領域全才,詩、書、畫、戲曲兼擅,尤以“鐵崖體”和書法對后世影響深遠。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留言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核實過后將及時進行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