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7月21日電 (記者韋衍行)7月21日,“美之道”文化項目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首發式。項目致力于挖掘文物多重價值使其煥發出新的生命力,進而激發觀眾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自覺,推動中華美學精神的傳承和發展。
“美之道”小程序現場演示。國博供圖
據介紹,該項目通過線上小程序導覽的方式,打破館內各展覽之間的物理界限,架構一條虛實結合的“美之道”參觀路徑,為觀眾提供深度主題化觀展的方式,同時突破了傳統展廳在信息承載、互動體驗與觀展動線上的空間制約,為觀眾提供了更加豐富多樣的參觀體驗。
不同于常規展覽模式,該項目從鷹形陶鼎、四羊青銅方尊、擊鼓說唱俑等32件代表性文物中選取部分重點文物,借助小視頻進行多樣化的輔助展示,引導觀眾從多角度、多層面深度感知文物的精美之處。通過虛實融合的展示手法,全方位展示展柜中文物鮮為人知的獨特魅力,讓凝固的歷史在數字維度煥發新生,為觀眾打造可感知、可探究、可傳播的文化體驗場域。
孝端皇后鳳冠也在“美之道”文化項目中。人民網記者 韋衍行攝
這32件兼具學術價值與美學價值的館藏文物,恰如其分地以審美視角觀照展示文物中的美學意蘊,生動呈現中華文明不同時代的鮮明藝術特征以及一脈相承的文化基因,揭示中式美學的精神內核與演變歷程。同時將文物的賞析文字分布于審美范疇的各個面向,引導觀眾快速捕捉其魅力,巧妙地將不同審美范疇以及不同媒介材料和風格形式的美,通過文物的器型、風格等多維度展現出來,讓觀眾更全面、生動地領略文化之美與文物之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