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視覺中國
我們曾一度相信,手機應該更聰明、高效些。
一條提醒,能完整呈現出行時間、檢票口與座位號;打車、查快遞、付款這些瑣事,也無需在App間反復切換——只需一劃,便能在同一界面完成。
負一屏,正是這種想象的具象化。
十幾年來,它被手機廠商寄予厚望:一個界面整合行程、支付、快遞、提醒、新聞等功能,只需右滑主屏即可進入,省去層層切換。
但現實并不總如設想那般順滑:不少負一屏看上去功能齊全,但不同程度存在信息雜亂、動線繁復等問題,既不高效,也不順手。慢慢地,它變成了一個“看得到、用不到”的區域,存在感越來越低。
即便如此,幾乎沒有品牌真正放棄它。因為在這個被功能堆滿的手機世界里,負一屏依然是少有的、能將“復雜變簡單”的入口之一。
問題從來都不是“要不要做”,而是有沒有人能把它做好。
畢竟,對很多人來說,所謂的高效和高級,從來不是更多的功能和更新的硬件,而是當你需要的時候,只需一劃,就能看見一切,調用一切。
我們不缺 App,缺的是更聰明的用法
今天,我們的生活早已深深嵌入 App 生態——從早晨睜眼查看天氣,到夜晚點外賣結束一天,我們生活已經被手機里一個個App 填滿。
據月狐iApp數據顯示,2024年3月,人均安裝的App總量已攀升至70個,仍在持續增長。QuestMobile 數據也表明,截至 2025 年 1 月,用戶每月平均使用 App 接近 2500 次,日均超過 80 次。
換句話說,我們平均每隔幾十分鐘就會點開一個 App,與之互動一次。App,已經成為數字時代的高頻剛需、默認的操作入口。
然而,當我們越來越依賴App時,一個新的現實也隨之出現:當服務越分越細、應用越做越專,我們的操作路徑也變得越來越高頻、碎片與分散:
查一張機票,可能需要在出行 App、短信、郵件、日歷間來回切換; 找個付款碼或乘車碼,要點開、跳轉多個 App 的多級菜單中; 快遞信息、餐飲優惠、會員積分、簽到任務……各自擁有獨立入口,邏輯各異、跳轉路徑不一。
單個步驟都不復雜,但連起來用的時候,卻像在完成一場“操作接力”:你得先想在哪找,再點進去,再定位操作,再跳轉執行。每一步不難,卻高頻、重復、分散——這就是典型的“分布式效率”。
算一筆賬就能看得更清楚:我們每天點擊、切換App80次,即使每次只需要3~4秒,一天加起來也要付出至少 4 分鐘操作時間。一年算下來,就是 1500 分鐘——足夠我們每個月看一部2小時的電影。
App 已經足夠豐富強大,但我們用它們的方式,似乎還停留在昨天——工具越來越多,路徑卻越來越碎,此時我們真正缺的是一種更聰明的調度方式。
如果說 App 是數字世界的“工具集”,那我們現在真正需要的,是一個能理解意圖、統籌調度、就緒響應的“操作中樞”。
它不替代工具,但在你需要的時候,能主動呈現服務;它不依賴跳轉,而是打通路徑;它不只是“聚合”,而是更進一步的“理解”與“靠前一步”——在恰當的時刻,服務自動、高效、從容地就位。
那么,我們該如何實現這種體驗躍遷呢?答案,或許就藏在手機負一屏之中。
如何用負一屏重構效率和便捷?
手機操作的復雜與繁瑣,固然與App數量龐大、功能分散有關,但根本在于目前操作邏輯仍停留在“孤島式應用”時代:每個功能依賴獨立App,各有入口、通知與界面,操作系統只是容器,難以真正的打通。
于是,即便設備性能日益提升,用戶仍需為簡單操作付出額外的時間和注意力:買張機票,要先打開出行App,再切換查行程,接著支付、核銷、改簽……每一步都分散在不同平臺。
此時,我們更需要一次系統級整合,重新定義“服務”與“操作”的關系。
鴻蒙5上的華為負一屏,正是這種整合思路最直觀的答案。
它將主屏一側打造成集約的信息與服務中心,用戶只需右滑,就能在一屏內查看核心功能和實時動態,無需反復切換應用或層層查找。
相比傳統的信息聚合,鴻蒙5的華為負一屏更進一步:集服務動態卡片、快捷工具、高頻元服務、常用服務卡片與高度自定義于一體,帶來更智能、豐富、自由的整合體驗。用戶可以在負一屏里:
查看航旅縱橫、運動健康、快遞、天際通境外流量等服務的實時動態,重要信息可以置頂展示,隨時更新至服務結束; 自由拖拽“掃一掃”“付款碼”“元服務”等快捷工具,隨手調取; 通過負一屏-服務一鍵完成生活繳費、快遞查詢、機票酒店預訂,免安裝即用; 將桌面常用服務卡片拖入負一屏統一管理,打造專屬操作中心; 靈活排列所有內容,根據習慣自由組合。
在更高效、豐富、個性化的華為負一屏下,你將體驗到一個有序、高效、不慌不忙的假期,而這樣的節奏也將成為你的日常。
早上鬧鐘還在輕響,你習慣性地伸手摸向手機。手指從主屏向右輕劃,負一屏立刻亮起:
一張醒目的“航旅縱橫”動態卡片,穩穩置頂,航班狀態更新為“待出行”,登機口、起飛時間、座位號盡在掌握。下面還會有天氣卡片告訴你今日天氣,溫度、空氣質量、降雨概率、出門要不要帶傘等一目了然。
即便臨時延誤或更換登機口,你也不用心慌,服務動態卡片會實時提醒,直到你順利登機,安心啟程。
臨出門前,你可以順手把“航旅縱橫”和“停車”打開,以備暑假改行程或自駕時隨時獲取提醒。
洗漱后出門排隊買咖啡時,負一屏底下那一排快捷工具就像早就等著你:“掃一掃”“付款碼”“元服務”“鴻蒙有禮”。
因為每天要付款無數次,你早就把“付款碼”拖到了最左邊,正好是大拇指順手點擊的位置。只需輕輕一按,付款碼立刻彈出,幾秒內完成結賬,再多人也從容不迫。
到了機場,候機時你習慣性滑開負一屏:“同程旅行”“生活繳費”等高頻元服務整齊排布,就像量身定制的工具箱。前兩天訂的返程酒店仍在顯示,快遞信息也在同步更新。候機間隙,你點開“華為閱讀”,繼續看上周沒讀完的書。
這時,動態卡片悄然刷新:“登機提醒——請盡快檢票。”你優雅起身,從容前往檢票口,行程節奏有條不紊。
旅行結束返程途中,你再滑開負一屏查看快遞進度——所有快遞已整合于此,無需翻三四個App找取件碼,負一屏會自動提醒,快遞也不敢掉隊。
晚上回家準備健身,你把“運動健康”卡片拖入負一屏,步數和訓練計劃一劃即見;又把“華為音樂”移到上方,明天通勤時輕點一下就能繼續聽今天的歌。
有了華為負一屏,重要信息可以置頂盯著看,高頻工具隨心拖拽排序,常用服務自由布局。無論是出行游玩、休閑生活,還是日常小事,都可以在這一劃之間高效完成——“服務,右滑直達。”
那么,華為負一屏是如何做到的呢?
解題,負一屏的數十年困境
當華為負一屏試圖為人們留出更多時間和從容時,有一點其實不容忽視:負一屏其實并不是什么新鮮事物。
從2008年安卓通過Widget將天氣、日歷等組件搬上桌面,負一屏的雛形就已出現;2016年iOS 10正式引入負一屏,進一步普及這一概念;2018年前后,國產廠商紛紛將其當作系統級入口,集成高頻工具和服務……
十幾年里,它一度被視作解決信息碎片的理想解,試圖讓用戶告別層層切換和反復檢索。
但現實總是事與愿違,負一屏無論是形態還是體驗,都始終差了一步,留在了“看一眼就關掉”的尷尬位置。
負一屏,為什么一直沒有走進用戶心中呢?
說到底,在于負一屏長期停留在“信息展示”層面,而非真正的“服務調度”中樞。
廣告干擾、信息堆疊、入口割裂、誤觸頻繁……加之多數卡片只是跳板,點開后仍需返回原 App 操作,頻繁切回、路徑冗長,用戶很難獲得真正高效的體驗。于是,負一屏逐漸淪為“雞肋展示區”,可見卻難用、常駐卻少點,甚至被主動關閉。
要改變這一局面,光靠界面改版遠遠不夠,它需要的是一次從底層邏輯到產品形態的徹底重塑——而這正是鴻蒙5 給出的答案。
鴻蒙 5 的改變,首先來自底層架構的重構:內核、系統服務和應用框架全部自研,系統可直接調用原生服務,無需再繞一圈回到應用層,操作路徑更短,響應速度和流暢性顯著提升,用戶體驗也更加純凈。
更關鍵的是在應用形態與服務分發上的重新定義。為順應智能分發時代定制載體,降低用戶理解成本,同時適應全場景服務的發展,鴻蒙5系統創新性提出“元服務”。
不同于傳統的“快捷卡片”或“輕應用”,元服務是一種系統原生能力,具備免安裝、輕量化、即點即用等特性。它與原 App 共享代碼、無需額外開發,實現了高效開發與多端適配。
在實際體驗中,元服務具備“一次開發、多端部署,一次觸達、一生相隨”的能力:它可以在手機、平板、車機等設備之間自由流轉,也能通過負一屏、語音助手、全局搜索等多個入口智能分發,在恰當的時刻主動出現,而不再等待用戶主動查找。
技術架構的升級奠定了系統能力的基礎,但真正決定用戶日常感知的,往往是更貼心的產品設計理念。
這次,鴻蒙5選擇正面回應負一屏長期存在的問題,系統梳理大量用戶反饋,并將其轉化為明確的產品優化方向。
首先是鴻蒙5更主動的產品理念:將負一屏從“服務平臺”轉向“服務中心”,可為用戶提供更合時宜的服務:重要信息一眼看到、常用服務秒開秒用、界面功能自由定制,讓智慧生活右滑即達。
產品交互也隨之重構。卡片可以自由排列、置頂,滑動響應優化降低誤觸,模塊級關閉開關幫助用戶實現“零打擾”的整潔界面。
所有這些,指向一個方向:把使用的主動權交還給用戶。
這也體現了更深一層的設計哲學——鴻蒙5不過度裝飾、運營,避免默認堆砌內容,也不強制“教用戶用”。動態服務卡片、精選服務等是否添加,由用戶自己決定。界面風格趨于克制、高級,符合華為整體品牌調性,也回應了部分用戶對“清爽桌面”的偏好。
安全和隱私也是鴻蒙5關注的底線問題。鴻蒙5用新的權限體系把數據顆粒度切得更細,讓用戶清楚知道哪些信息被使用、怎么被使用,使用負一屏時無需擔心一旦授權就“全盤托出”。
或許有人會說,這一代負一屏看上去沒有什么“顛覆性的大招”?但正因為沒有花哨的噱頭,它反而顯得克制——它不想再當一個“吸引注意力的入口”,只想把那些本該簡單的事,變得簡單一點。
畢竟,對習慣了在幾十個App里來回切換的用戶來說,真正的進步,從來不是功能更多,而是只要一劃,就能安心地找到一切。
簡單說,在鴻蒙5上,華為負一屏不再是簡單的信息聚合入口,而成為以智慧和便捷滿足用戶日常所需的高效觸點。它不打斷用戶,而是適時出現;不占據界面,而是節省時間——通過更主動、更貼心的服務方式,幫助用戶連接更廣闊、更高效的數字生活世界。
以“智慧服務,右滑直達”,讓生活的每一秒都更從容。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 hezuo@huxiu.com
本文來自虎嗅,原文鏈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603096.html?f=wyxwap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