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朝陽山間躍出,光芒灑向無垠的田野,金黃的土豆在泥土里若隱若現,與飛馳的列車交相輝映,一幅豐收的畫卷正在徐徐展開。西海岸快線作為貫穿西海岸新區的骨干線路和快速線路,輻射周邊大片鄉鎮,是推動鄉村振興的發展線、民生線。銀色的軌道宛如一條流動的紐帶,在城市與鄉間穿梭,不斷編織著暢達幸福的溫暖故事。
軌道連城鄉,幸福在路上
(隊員們幫助王大爺家播種)
夏日時節,西海岸的田野上,連片的豆苗郁郁蔥蔥,一顆顆飽滿的土豆即將破土而出。這派豐收的景象,是青島地鐵繁花服務隊連續三年開展助農行動結出的碩果。家住山家北村的王大爺年近70,子女常年在外務工,平日里只有他與老伴照料田地,地里的土豆是老兩口重要的收入來源。今年春播時節,老人正為
耕種發愁,隊員們主動伸出援手,來到田間幫助老人翻整土地、播種覆膜。如今,看著地里莊稼長勢喜人,王爺爺感動地說:“這些孩子就像及時雨,真是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
(隊員幫助農戶收獲農作物)
在這三年里,服務隊主動對接線路周邊村莊,組織70余名隊員利用休息時間為10余戶困難家庭提供耕種、除草、收果等一站式服務。西海岸快線開通后,村民們的生活正在悄悄改變。站臺上,“吃了么”“上哪去”的親切問候不絕于耳,淳樸鄉音顯得格外親切;車廂里,沾著晨露的瓜果在菜籃里輕晃,滿是煙火氣息。地鐵不僅拉近了城市與鄉村的空間距離,也讓學生通勤、走親訪友都變得輕松便捷,如今,它正載著村民的幸福生活駛向更美好的明天。
課堂傳溫情,助老暖人心
(隊員正在進行智能手機教學)
交通的便利,讓村民的出行半徑進一步擴大,地鐵服務的廣度與深度也在不斷拓展。農忙時節,隊員們深入田間地頭,幫助困難農戶搶收作物;農閑時分,他們在村委活動中心開設“手機課堂”,耐心教學村民們使用智能手機和社交軟件。“點這里發起視頻通話,就可以和您的孩子們面對面交流了。”隊員小安一邊演示一邊講解,“打開地圖軟件,輸入目的地,就能查到怎么坐地鐵去城里”。當前,“手機課堂”累計幫助近30名村民學會了基本的手機操作,現在他們能使用社交軟件與子女對話,使用導航軟件查詢地鐵出行路線,生活便捷性大大提升。
(工作人員向乘客發放便民出行指引卡)
去年踏青季,繁花車站推出的便民出行指引卡成了村民的“致富寶”,卡片上詳細標注了周邊采摘園、農家樂的出行信息,放置在服務中心供市民免費取用。“自從有了這個卡片,來采摘的游客明顯多了!”村民王大叔笑著說。截至目前,通過新媒體和出行指引帶來的客流,已幫助近30戶農戶增收,村民們臉上洋溢的笑容,成為鄉村振興最生動的注腳。
(菜籃子加速車)
(車站員工主動服務菜農出行)
服務顯真情,細節見初心
青島地鐵的系列創新服務舉措,更是為鄉村生活注入濃濃人情味。在董家口火車站,安檢處特別設置“蔬送通道”,安檢人員使用手持探測儀快速檢查菜品,方便菜農高效通行;站廳整齊擺放的“菜籃子加速車”讓菜農倍感暖心,工作人員會主動協助搬運,引導乘坐直梯,菜農們出行更加輕松。
此外,地鐵車站還結合周邊特色活動不定期推出個性化服務,杜鵑花季,大珠山站設置繁花服務臺,推出區域旅游導覽攻略、應急藥品等特色服務;泊里大集開集期間,泊里站提供膠帶、剪刀、海鮮袋等趕集物品……同時,青島地鐵常態化提供電子兌零、愛心預約、問詢指引等服務,全方位滿足菜農特殊化需求,讓菜農們的出行之路更加順暢舒心。
青島地鐵始終秉持“為人民建地鐵,為城市建地鐵”的初心使命,堅持將溫情融入日常服務的每個細節,以實際行動提升民眾的獲得感、幸福感。當列車在城市高樓與鄉野沃土間穿行,我們看到的不只是飛馳的車廂,更是城市地鐵積極主動作為、履行社會責任,賦能城鄉發展的生動實踐。未來,青島地鐵將繼續以優質服務為筆,在這片希望的田野上,書寫更多溫暖動人的篇章。(撰稿:劉珊、拍攝:安豐洋、李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