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命科學咨詢龍頭Trinity Life Sciences與制藥龍頭賽諾菲合作公布 了 一項最新研究成果,開發出一款突破性的人工智能模型,可在癥狀出現前一年檢測 1 型糖尿病(T1D)。
這是一項回顧性隊列研究,雙方合作 開發一種預測性機器學習模型,可以識別進展到3期 T1D 的高風險個體。
利用美國管理市場洞察與技術(MMIT)數據集的醫療索賠數據和實驗室測試結果,開發了兩個特定年齡的AI/ML模型(0-24歲和25+歲),研究結果發現該模型與傳統的 T1D 篩查方法相比,保持了更高的準確性。
萬億糖尿病市場 AI醫療熱門賽道
根據國際糖尿病聯合會(IDF)數據,當前全球20-79歲成年人中,糖尿病患者數量已達5.89億,約每9人中就有1人患病,2024年全球糖尿病相關醫療支出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
一種全球性的慢性代謝性疾病,其高發病率與并發癥的嚴重性已成為公共衛生領域的一大挑戰,而AI大模型近年來發展迅猛,已在疾病預測、診斷、治療優化及并發癥管理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下文梳理了部分關鍵模型以供交流:
Diabetica:由上海交通大學與復旦大學團隊研發,能夠提供診斷建議、藥物管理、生活方式干預及患者教育服務,醫學教育領域準確率達到了 84.4%,超越了人類醫生。
GluFormer:由英偉達、魏茨曼研究所等機構開發,能在癥狀出現之前識別出有糖尿病風險或血糖控制惡化的個體。在一項為期12年、涉及580名成年人的研究中,它準確地標記了66%的新發糖尿病病例和69%的心血管相關死亡病例。
DreaMed? Advisor Pro:FDA批準的胰島素劑量AI醫療軟件,能優化患者胰島素泵的基礎率、碳水化合物比率(CR)和校正因子(CF)設置。
DeepDR-LLM:清華大學、上海交大等團隊合作開發,全球首個面向糖尿病診療的視覺-大語言模型的多模態集成智能系統。
除此之外,EyeArt和IDx-DR等人工智能技術已獲批,并廣泛用于篩查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