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龍詩慧
編輯 / 蘭雨
一覺醒來,百萬豪車的天變了,在以“買白菜”的方式被瘋搶了三天后,或將會迎來長久的“崩塌”。
7月17日,在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的《關于調整超豪華小汽車消費稅政策的公告》后,把豪華車征收額外消費稅門檻下調到90萬后,那些陷入利潤倒退漩渦的BBA、捷豹路虎和保時捷4S店,突然又變成富豪們的寵兒,都過上三天的“718”狂歡節。高凈值人群擠爆了傳統豪華4S店的門店,買上百萬的車像買白菜一樣,看好就立即刷卡給錢,甚至有人不辭勞苦跨省買車,只因當地看中的車,連展車都被人搶光了,幾百公里之外有現車,怒省了十來萬。
根據最新的征稅規定,超豪華小汽車消費稅,每輛的起征點從130萬元,調整到90萬元,超出部分要增收10%的消費稅,而且連純電、插混等新能源車型也不例外。也就是除去13%的增值稅,以前開票價格超過146.9萬元的超豪車要交消費稅,現在只要開票價格超過101.7萬元就要交消費稅。算下來,如果一輛開票價150萬的車型,新政之后要多繳13萬元的消費稅。
即便能買得起百萬豪車,但對絕大多數有錢人來說,錢也不是從天掉下來的,多猶豫一天就多給10萬,確實不值當,而新政發布到實施只有三天緩沖期,就出現了72小時搶購潮:奔馳S級(參數丨圖片)、邁巴赫S級、奔馳GLS、路虎攬勝、保時捷帕拉梅拉、卡宴、高配的寶馬7系和奧迪A8L等都在征稅范圍內,都是一線豪華品牌受市場歡迎的“利潤奶牛”,于是在這場“豪車白菜賣”的狂歡中看到各個品牌和4S店不同的“眾生相”。
比如,各家終端門店,幾乎在新政出臺的第一時間發布海報,把“最后X天,現在提車立省10+萬”放在最顯眼位置,還趕忙電話聯系每個意向客戶,務求將豪車稅調整的消息傳遞出去,在7月20日前轉化成“錢落地的聲音”。
結果天盡人愿,限時限量的焦慮,不買吃虧的心理最容易促成交易,那些平日里觀望的、比較的,愛理不理的客戶,都變成了略帶焦慮,又實際的問題“20號前能開好發票嗎?”。有業界統計,三天的過渡期,豪華一線門店非常熱鬧,清空了不少庫存,展車也賣完,更有門店先買下幾輛百萬豪車;當中遇到的問題,也此前從未遇,什么門店現車不足,稅務發票額度不夠......但辦法總比困難多,每個4S店員加班勁兒都倍足,賣車比平時一個月的量還要多。
這短短三天,幾乎透支了百萬級市場未來三四個月的銷量。如同臺風過境后,迎接百萬豪車市場的將是一地雞毛?更值得思考的是,隨著這次新政中國豪華車市場,正在發生結構性變化,每個想在這分一杯羹的車企,不變通不行了。
燃油、新能源竟“一碗水端平”?
顯然新政一出,90萬成了絕大多數消費者選車他的心理天花板。要么像勞斯萊斯、法拉利、蘭博基尼超豪華品牌,動輒幾百萬一輛車,天生就要給10%消費稅,頂級富人自會“脫敏”。最“尷尬”的就是BBA、保時捷、捷豹路虎品牌,主力高端車型售價就集中在90萬至130萬區間,有點“卡著”不上不下,可以說新政策短期內,一定會倒逼這些品牌進一步的價格調整,將部分車型的價格下調至90萬元以內。
兩家在豪華市場有地位、有影響力的品牌,雖未見長遠調整,但卻給出真金白銀的過渡方案,捷豹路虎很快宣布,對在7月20日至7月31日購買指定車型的用戶,捷豹路虎將全額承擔新增消費稅。而財大氣粗的奔馳,更把指定車型的兜底補貼,期限定在8月31日。
而值得玩味的還有一點,新政將高端純電動車無差別納入征收范圍,等于超高端新能源和進口燃油車站在了同一條起跑線,像尊界S800、仰望U8這些在130萬以下的新能源車,也受到豪車稅的波及。這是國內首次對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采取同等的征稅策略,在新能源占比50%后,新政的“一碗水端平”,看似影響細分市場,但對此后政策的制定有“油電同權”的導向作用。
眾多新能源品牌中,反應最快特斯拉,已經將Model X的入門版價格從92萬元下調至89.9萬元,精準“卡點”,同時將FSD拆分為選裝包,這樣規避征稅。但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特斯拉Model X在中國市場的年銷量已不足2000輛,特斯拉在高端市場影響力本就薄弱,但調整高端車型的配置組合與成本,精準“卡點”或推出靈活的選裝包,肯定是眾多品牌會仿效的一種策略。尊界S800雖然沒對外發放官方海報,但也對7月20日之前下定,且價格超過101.7萬元的車主進行價格兜底。而預熱很久,即將上市仰望U8L鼎世版,可能是受新政影響最深的一輛新能源豪華車了。可見,未來1-2個月內,百萬級豪華車市場會進行深度調整,品牌要更聚焦成本控制和產品力本身。高端自主品牌上沖之前,一定要想好“油電同權”下,我拿什么和一線豪華品牌競爭。
車厘子觀察
@保時捷,你還在“坐以待斃”嗎?
不難分析,豪車新稅政策一定會給90-130萬元區間的豪華車市場帶來負面影響。中國進口新車數量本來就下滑至歷史低位,今年前5個月,進口汽車18萬輛,同比下降33%,現在中短期銷量再下探似乎已成定局,而且后續政策可能還會對新車過戶有限制。這幾天吵的沸沸揚揚的“半年不準賣”,杜絕0公里二手車現象也未必空穴來風,為的是要堵住一些耍小聰明,愛鉆漏洞的商家。
這一場堪比“百萬車圈地震”帶來的影響久不會平息,迫使在鏈條上的車企、終端經銷商甚至是二手車商,都要做出改變。
誠然,門店擠爆的保時捷,可以用“穩如泰山”形容,既沒任何官方進行價格調整,也沒掏錢給限時用戶“兜底”,但卻偏偏是受新政影響最大的傳統品牌之一。兩大主力車型,卡宴、帕拉梅拉的指導價起售已經超過90萬,即便疊加市場優惠,依照保時捷必須選裝的套路,也很容易超過90萬的免征門檻;更何況,即將要上市的純電卡宴,也難以獲得減免稅項。可以說,如此種種給風波之中的保時捷,帶去更大不確定性,保時捷僅上半年銷量就下滑了28%,最近又深陷裁員、閉店“降本增效”的泥濘,若保時捷不再加速跟上國內轉型的主流水平,會被遺忘可能說重了,但要中國消費者不選保時捷就很容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