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莫 莉
編輯/ 黃大路
設計/ 柴文靜
還記得2024年年底這輛驚艷的概念車嗎?要推遲生產了。
當地時間2025年7月18日,捷豹路虎宣布推遲旗下兩款電車的上市計劃。官方稱,此舉是為了給新車留出更多測試時間,并等待市場需求回升。
據報道,原定于2025年底開始交付的純電攬勝(Range Rover),將延后至2026年才面向客戶交付。與此同時,捷豹品牌的重磅電動車型——去年底以亮粉色概念車驚艷亮相的“Type 00”首款量產車,生產啟動時間確定為2026年8月,而第二款捷豹電動車型可能要到2027年12月才會面世。
一位捷豹路虎的內部人士透露:“這些車型需要比預期更長的驗證周期,畢竟這是捷豹路虎首次完全自主生產電動車。”
戰略“撤退”
《衛報》和“路透社”分析認為,捷豹路虎這次推遲的主要源于對質量驗證和市場節奏的謹慎把握。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即將推出的車型是捷豹路虎首批自主生產的純電動車型,需要進行更長時間的測試,此前銷售的電動捷豹I-Pace實為代工生產。
一位內部人士向媒體透露,車企為確保新車性能,將測試時間延長了,“延遲對我們有利”,“我們不必急于求成”。
外部環境也為延期提供了理由。美國政府對進口車加征關稅,使捷豹路虎海外銷量受到沖擊。最新財報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在暫停對美出口后,捷豹路虎銷量下滑約10.7%。
暫停出口、減少關稅成本,并等待英美貿易協議帶來的窗口,都推遲了新車上市計劃。
在7月18日的官方聲明中,捷豹路虎發言人采用了更為正式的表達:“到2030年,捷豹路虎將銷售其豪華品牌的電動版本。我們的計劃和車輛架構具有靈活性,以便適應不同的市場和客戶需求。我們致力于最高標準的設計、性能和質量,并將在適合客戶、業務和各個市場的正確時間推出新車型。”
靜待回暖
推遲電動車發布的決策背后,捷豹路虎正面臨多重挑戰。
在外部貿易環境方面,捷豹路虎采取了一系列短期應對措施。美國4月實施25%進口汽車關稅后,捷豹路虎成為首家宣布暫停向美國發貨的國際車企,銷量驟降。
捷豹路虎表示,此舉主要是消耗現有庫存、減少關稅帶來的成本沖擊,并重新評估全球供應鏈布局。
據報道,這一決定導致英國索利哈爾工廠產能減少15%,約2000名工人被迫臨時停工。在堅持保留庫存的同時,捷豹路虎也將注意力轉向其他市場,比如近期英美貿易協議對前10萬輛出口車降低關稅至10%的措施,有望緩解關稅對業績的短期影響。
面對銷量壓力,捷豹路虎內部還在進行成本控制和組織調整。
此前,其啟動了一項針對500名管理層的自愿裁員計劃,以期降本增效。而在更早的6月,其已經作出一個痛苦決定:將2026財年的息稅前利潤率目標從10%大幅下調。
與此同時,捷豹路虎在提升內部效率的同時,也在積極推進品牌形象和新產品布局。
今年年初,路透曾報道,捷豹路虎將于2030年前全面推出電動化車型,這一“重塑未來”(Reimagine)戰略正逐步落實。
7月初,捷豹路虎發布了全新攬勝品牌Logo:由兩枚“R”字母組成的新徽標近日在投資者演示中亮相,延續了攬勝品牌簡潔有力的設計語言。新徽標將作為品牌“尺寸有限場合”的標識,而傳統的路虎橢圓形標志仍將保留在車輛前后。
捷豹路虎CEO阿德里安·馬德爾(Adrian Mardell)重申,路虎品牌名將繼續存在,代表強大的越野能力和先進技術,是公司核心之一。
實際上,攬勝已經成為捷豹路虎旗下四大子品牌之一,與捷豹(Jaguar)、衛士(Defender)和發現(Discovery)共同形成“品牌之家”戰略,各自擁有獨立運營和定位。
在重塑品牌形象和推進“品牌之家”戰略的同時,備受矚目的捷豹純電車型具體規劃也浮出水面。該品牌負責人表示,這些視覺沖擊旨在面向年輕、高端市場。
實際上,捷豹路虎整個電動產品線都面臨調整。《衛報》援引消息稱,全新純電動版攬勝星脈(Velar)預計2026年4月啟動生產,但亦可能隨時調整;而衛士純電動版本預計在2027年第一季度投產。
對于這些動態,捷豹路虎始終強調“我們的計劃與架構都具有靈活性”,將視市場時機和產品質量,謹慎推出新產品。
未來之路
盡管新車發布推遲,但捷豹路虎在電動化基礎設施領域的布局沒有停步。
就在7月17日,英國政府宣布資助捷豹路虎支持的電池回收和智能充電項目,加速電動汽車轉型。
其中一個重要項目由清潔技術初創公司Mint Innovation牽頭,獲得81萬英鎊資金,專注于從報廢電動汽車電池中回收關鍵礦物。該項目將在西米德蘭茲郡運行三年,捷豹路虎、LiBatt回收公司以及華威大學華威制造集團共同參與支持。
“我們的先進工藝不僅旨在提供高質量的材料,而且還有助于減少我們對原材料的依賴,”華威大學助理教授在項目聲明中表示。
在充電技術領域,捷豹路虎與智能充電軟件平臺ev.energy的合作已進入試點階段。該試點項目將ev.energy的技術與捷豹路虎車聯網平臺結合,使10輛捷豹I-PACE能夠在電網壓力較小的非高峰時段自動充電。這一技術不僅降低了充電成本,還優化了能源利用效率。
數據顯示,在英國,截至2025年6月的一年中,ev.energy系統已幫助駕駛員平均節省166英鎊充電費用,同時減少489噸二氧化碳當量排放。
捷豹路虎首席戰略官斯瓦納·拉馬納坦(Swarna Ramanathan)在項目說明中強調:“我們共同設計和部署智能充電解決方案,以滿足我們豪華客戶的期望。它將通過高效利用能源來支持向電氣化的過渡,以減輕電網壓力并降低用戶成本。”
這些技術布局與捷豹路虎的電動產品線規劃形成了戰略互補。
雖然純電攬勝的交付被推遲,但該車型已經收獲了超過6.1萬份客戶預訂。捷豹路虎宣稱,這款車正在經歷“有史以來最嚴苛的攬勝車型測試”。
與此同時,塔塔集團在薩默塞特郡建設的電池工廠也傳出新動態。這座由子公司Agratas負責的工廠,預計將于2027年最后一季度開始生產,比原計劃推遲一年。這一時間表恰與捷豹路虎電動車型的量產節奏相呼應,形成完整產業鏈條。
因此,結合積極的供應鏈布局和謹慎的產品發布策略來看,業內人士認為此次推遲雖引發關注,在當前形勢下卻非壞事。
正如捷豹路虎內部所言,延期“對我們有利”。時間或許正站在捷豹路虎這邊:當行業經歷調整、部分匆忙上馬的電動車型因質量問題遭遇信任危機時,這家英國老牌車企“不急于求成”的堅持,恰恰是其深厚豪華基因的體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