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陵縣隆坊鎮魯村,有這樣一位深受村民信賴的 “引路人”—— 村黨支部書記李德全。他扎根鄉土、一心為民,以黨建為引領,以實干為擔當,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奮力前行,書寫著不平凡的篇章。
李德全正在綿羊酸奶車間了解情況
走進黃陵縣隆坊鎮魯村湖羊養殖場的酸奶加工現場,工作人員身著潔凈工作服,嚴格按流程操作。先進的殺菌、發酵設備有序運轉,新鮮羊奶經調配、滅菌后注入發酵罐,空氣中彌漫著醇厚奶香。
“通過奶綿羊改良,現在每天產量50斤左右。我們后期打算引進100只奶綿羊,一天能帶來效益2400塊錢。”李德全介紹道。
隆坊鎮魯村集體奶綿羊養殖基地
一心撲在鄉村產業發展上。2023年,李德全力排眾議,牽頭將肉羊出售轉型為綿羊奶深加工。轉型之路缺資金、少技術,李德全四處奔走拉投資,帶頭學習綿羊養殖和奶制品加工技術。2024年,乳制品加工流水線建成,可生產純羊奶、酸奶。如今,“德全乳業”已投入使用,村集體經濟收入有望大幅增長,李德全用堅持和努力蹚出了產業發展的新道路。
“李書記有擔當、有作為、更有闖勁,有了奶的加工,今年在村上還準備開奶吧直營店。”黃陵縣隆坊鎮魯村村民張建剛說。
隆坊鎮魯村村集體“五新”果園
鄉村要振興,產業是關鍵。盛夏時節,黃陵蘋果已經入快速膨大期。李德全又一次來到村集體的“五新”果園里,查看果袋完整性和果實發育情況,與技術人員現場討論果樹管理要點。2021年,村上采取“村集體+企業+農戶”的模式,7戶年老體弱群眾通過土地入股的方式,建成新優品種“五新”果園40畝,每年群眾保底分紅800元/畝,回想起三年前剛建園時,也是困難重重。
“給群眾做了很多工作以后,一畝地是1000塊錢,從群眾手里流轉下來,流轉了二十幾年,一年一付,當時村里這個經濟也很困難,我經過層層克服困難,終于把這個地拿下來。”李德全說。
土地流轉建好果園,如何讓高標準的“五新”果園實現效益最大化是李德全所面臨的又一問題。他積極引入托管模式,借助專業技術團隊力量,手把手指導村民落實管護。三年來,從幼樹培育到掛果豐收,李德全全程跟進,如今果園碩果累累,不僅為村集體增收,還將成熟技術推廣至全村,成了村民致富的“活教材”。據李德全介紹今年初步掛果在十幾萬袋,明年專家預計掛果在四十萬袋,收入在三十萬元以上。腰包鼓了、環境舒適、出行便利,魯村村民的日子越過越舒心。
“村上這些主導產業,李德全同志出了相當大的力。他在村容村貌以及基礎設施建設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各個生產路都有路燈,進行了硬化,群眾到果園,沒有泥路了,到地里就方便了。”隆坊鎮魯村村民張金龍說。
隆坊鎮魯村全貌
“我將立足崗位,團結帶領‘兩委’班子和全體村民,發揮本村資源優勢,推動‘五新’果園、櫻桃產業發展,并持續抓好村集體奶綿羊養殖及深加工,進一步拓寬村民增收致富渠道;同時,全力辦好每一件惠民實事,不斷改善村容村貌,讓群眾更富,讓村子更美,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作為村支部書記,入黨多年的李德全表示。
如今,隨著致富產業的發展和基礎設施的不斷改善,魯村的人居環境越發靚麗宜居,群眾的幸福感也在不斷攀升。李德全每天依然忙碌在村子各個角落,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用一顆熱忱的為民之心,團結帶領群眾一心一意謀發展,在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奮力前行。
記者:王靜雯 曹海軍
審核:吳靜
責編:寇軍龍
編輯:王文娟 劉會云
黃陵融媒體中心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