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大訊:為進一步開闊教師視野,深化校地共建合作,7月18日,中國政法大學外國語學院黨委與離退休處黨委第19黨支部赴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與中國貿促會法律部開展共建。外國語學院黨委書記黎洋、院長張清、黨委副書記張艷萍、副院長張磊及部分骨干教師參加了本次活動。中國貿促會法律事務部部長于毅、中國貿促會法律事務部合作處副處長楊照瑩與我院教師進行了深入交流。
于毅熱情接待了學院教師一行。他首先介紹了貿促會的基本情況、核心職能與主要成果,并圍繞第三屆鏈博會的展會亮點、科研成果轉化的最新進展等方面進行了詳盡的介紹。于毅表示,全球供應鏈正朝著更有效率、更具活力的方向發展,國家商貿發展面臨更多機遇與挑戰,需要知識產權、商事法律、貿易咨詢等方向的涉外法治人才,為全球供應鏈提供數字化、一體化的管理和解決方案。
張清介紹了中國政法大學外國語學院學科建設情況,表示學院始終以 “外語+法律“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為核心,構建本碩博貫通培養體系,專注涉外法治人才培養。黎洋表示,希望與貿促會在學生實習、就業、實務導師聘任等方面開展合作,助力學生參與中國涉外法律建設實踐,提升國際視野,增強文化自信,在經濟全球化中發出法大聲音、中國聲音。
隨后,雙方共同參觀了本屆鏈博會的新設板塊“創新鏈”。“創新鏈”聚焦科技成果轉化的難點問題,展會上,國家知識產權局展示了自主研發的高校和科研機構專利盤活系統。通過該系統,企業可便捷地查詢高校和科研機構的高價值專利,助力專利更好走向市場。
外國語學院原副院長、離退休處黨委第19黨支部沙麗金表示,本次活動是非常難得的學習機會,鏈博會上的各種前沿數字科技開闊了大家的視野,更感受到了科技進步對于高校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
此次共建活動不僅為外國語學院教師提供了寶貴的實踐學習機會,也進一步加深了高校教育系統與實務部門之間的聯系與互動,雙方在涉外法治人才培養、實習就業等方面達成合作意向,為后續校地協同、理論與實踐結合奠定了良好基礎。外國語學院將繼續秉持“中外并序、德業兼修”的辦學理念,積極探索更多元化的合作模式,深耕涉外法治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努力在推動教育強國建設中貢獻外院力量。
內容來源|中國政法大學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