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濰坊7月21日電(通訊員 林亞欣)在中國廣袤的農村大地上,鄉村振興的浪潮正洶涌澎湃。為探索壽光三模式,助力鄉村振興,2025年7月21日,山東理工大學“一路前行”實踐團前往山東省壽光市紀都現代農業園開展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實地調研壽光的三個模式,了解壽光特色,助力鄉村振興發展之路。于7月21日下午,“一路前行”實踐團前往紀都現代農業園,由隊長張藝錦帶領,線下成員全部參與。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參觀壽光日光溫室,學習“壽光精神”,探索壽光蔬菜產業的發展歷程,調研壽光蔬菜產業對濰坊市鄉村振興的推動作用。
三下鄉途啟新程,紀都園里覓春聲
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實踐團參觀了紀都現代農業園。通過講解員的介紹,實踐團了解到壽光蔬菜種植面積達60萬畝,年產值高達110億元,年交易額突破200億元,每天發布的壽光蔬菜價格指數成為全國蔬菜市場的“晴雨表”。壽光蔬菜產業堅持全產業鏈發展理念,從種子選育、種苗推廣、設施農業、精深加工到物流貿易等領域全面發力,構建起了從一粒種子到一盤好菜的全鏈條發展布局。通過數商興農工程和組織助農直播等活動,壽光積極拓展線上銷售渠道,實現了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同時,壽光還規劃建設了蔬果類預制菜產業園區,推動了蔬菜預制菜產業的快速發展。
圖1 為講解員為實踐團講述全產業鏈發展理念 中國青年網 鄭安慧 攝
壽光構建了以農產品物流園為龍頭、果蔬批發市場為輔助、村級市場為基礎的農產品上行市場體系。其中,亞洲最大的農產品物流園占地面積達3000畝,成為全國十大專業集盟市場之一。通過買全國、賣全國的格局形成,壽光蔬菜市場體系不斷完善,為蔬菜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這里不僅是全國最大的蔬菜生產基地,更是蔬菜集散中心、價格形成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壽光蔬菜遠銷國內外,成為億萬家庭健康飲食的重要保障。
科技織錦全鏈興,壽光菜香滿乾坤
通過參觀,實踐團了解到壽光蔬菜產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的驅動。從最初的冬暖式蔬菜大棚到如今的第七代智能溫室,壽光人不斷探索農業科技的新邊界。第七代大棚應用了物聯網技術,實現了遠程操控和監控,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和作物品質。同時,壽光還積極推進數字農業建設,通過開發壽光蔬菜供應鏈綜合服務管理平臺,建立農事行為AI智能識別庫,構建了貫穿蔬菜行業全鏈條的智慧生態系統。
圖2 為蔬菜供應鏈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鄭安慧 攝
種業是農業的“芯片”,壽光深知其重要性。為此,壽光連續出臺五輪蔬菜種業專項扶持政策,引進中國農科院等12家科研機構,自主研發蔬菜品種達277個,成為國家級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通過產學研合作,壽光不僅提升了種業創新能力,還推動了種業產業的快速發展,為蔬菜產業提供了堅實的種源保障。
圖3 為實踐團參觀農業園的種子墻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鄭安慧 攝
壽光在蔬菜標準化建設方面走在了全國前列。2018年,農業農村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聯合成立的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落戶壽光,標志著壽光在蔬菜質量標準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該中心由4名院士領銜的67名專家組成專家委員會,開展蔬菜標準集成與研發、模式輸出與技術服務等工作。同時,壽光還探索形成了培訓指導、認定服務的標準化推廣模式,在全國認定了72家標準化推廣基地,有力帶動了各地蔬菜產業的轉型提質。
品牌是產業競爭力的核心。有效期內“三品一標”農產品達388個。同時,壽光還打造了“樂意蔬菜”、“七彩莊園”等中國馳名商標,提升了壽光蔬菜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通過高端銷售渠道建設,壽光蔬菜成功進入粵港澳大灣區等高端市場,實現了從“賣產品”到“賣品牌”的轉變。
品牌揚帆通四海,鄉野煥彩共富來
通過與講解員的談話,實踐團了解到在未來,壽光將繼續秉承創新發展理念,深化蔬菜產業體系改革,推動蔬菜產業向更高質量、更高水平邁進。通過實施現代農業提升工程、鄉風文化鑄魂工程、生態賦能鄉村工程等舉措,壽光將全力打造全國農業現代化先行區、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城鄉共同富裕樣板區。在農業強國的戰略指引下,壽光將走在前、挑大梁,為實現農業現代化、鄉村全面振興貢獻更多壽光力量。實踐團也將以微薄之力為鄉村振興做出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