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參加過葬禮嗎?傳統(tǒng)木棺土葬要等幾十年木頭腐爛,火葬又會排放大量二氧化碳——但最近英國出現(xiàn)了個“活棺材”:用蘑菇“種”出來的,埋進土里45天就能和泥土融為一體!
這不是科幻,而是荷蘭公司LoopBiotech推出的全球首款“活體棺材”。死后當(dāng)“樹肥料”,真的能實現(xiàn)嗎?
用蘑菇“種”的棺材,45天降解成自然養(yǎng)分
傳統(tǒng)葬禮總讓人想到“消耗”:木棺需要砍樹,火葬要燒燃料。但LoopBiotech的“活體繭”(LivingCocoon)反其道而行——它用蘑菇菌絲體和再生麻纖維“種”出來,埋入地下45天就能完全降解,讓逝者真正“回歸自然”。
材料神奇!蘑菇菌絲當(dāng)“膠水”,一周“長”出棺材
這棺材的核心材料是“蘑菇的根”——菌絲體(Mycelium):蘑菇地下的網(wǎng)狀結(jié)構(gòu),能分解有機物。Loop公司把菌絲體和麻纖維混合,倒進模具里,7天就能“長”出一個棺材!
它輕到只有30公斤,卻能承重200公斤(相當(dāng)于兩個成年人體重),內(nèi)部墊著麻纖維或羊毛軟床,甚至還有苔蘚枕頭。更絕的是:不需要油漆、膠水或釘子,連運輸都用本地材料,徹底告別“跨洋運木頭”的浪費。
環(huán)保不是口號!比木棺省資源,比火葬更溫柔
傳統(tǒng)木棺有多“費”?一棵樹要長幾十年,砍倒后還要加工、運輸,最后埋進土里可能得10年才腐爛。而“活體繭”7天就能“種”好,降解速度快45天——相當(dāng)于把“消耗”變成了“饋贈”。
美國緬因州的馬克?安克就是首位“嘗鮮者”。他生前總說想“光溜溜埋在樹林的樹下”,女兒聯(lián)系Loop后,他的“活體繭”被埋在自家森林空地。女兒說:“冬天到了,爸爸應(yīng)該已經(jīng)是花園的一部分了。”
爭議與趨勢:綠色葬禮,是開始不是結(jié)束
這種“活體棺材”在歐洲已賣出2500個(荷蘭最多),英國也能買到,但價格不便宜——約3000英鎊(傳統(tǒng)木棺最便宜270英鎊)。不過它的“兄弟產(chǎn)品”可降解骨灰盒只要300英鎊,適合火葬家庭。
現(xiàn)在全球還流行“水火葬”(堿性水解):用高溫堿性水分解遺體,液體排下水道,骨頭磨成灰。支持者說更環(huán)保,但也有人覺得“不體面”。相比之下,“活體棺材”用自然循環(huán)完成“生命交接”,或許更符合“落葉歸根”的浪漫。
死后的“最后一程”,從“消耗資源”變成“滋養(yǎng)大地”——這或許就是Loop創(chuàng)始人說的:“葬禮不該是結(jié)束,而該是新的開始。”
如果是你,會愿意選擇這種“長蘑菇的棺材”嗎?
評論區(qū)聊聊你的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