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長 1600 字,閱讀大約需要 2分鐘
教師的成長雖然有不少共性,但一定還要給教師留出充分的個性化成長時間和空間,因為每位教師早晚都必須找到獨屬于自己的教學之路,從教學理論的選擇到具體方法的運用,從神態的把控到表達的特點,從對話內容的選擇到語言的風格,從與學生的互動模式到知識呈現的特色,都要盡可能運用自己的特長,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教學模式的最優化變革可以是集體的,但教師個體的成長一定是一個個性化的創新過程,即要蹚出一條只屬于自己的新路,這個過程主要靠自己摸索,別人不可替代。
教師的主陣地在課堂,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不同的教師在課堂上會演繹出不同的感染力和藝術效果,盡管有規定的教材和相應的教學內容及要求,卻沒有固定的臺詞,課堂教學給予了教師充分的空間,可以自由馳聘,自由探索。教學過程就是教師的創新過程,創新,就是創新思維,就是發現、培養自己的獨到的新觀點,從而形成富有個性的新風格。
創新是教師的核心競爭力,是成為名師的基石,是成為教育家的良方,教師的教學個性有益于創造課堂教學的藝術。教師有個性,才有課堂教學的藝術。個性意識越強,個性教學主動性越明顯,越能有效地進行和指導課堂教學。同樣,個性意識越強烈,教學創新意識就越強烈,越能創造地運用于教學藝術之中。大凡那些優秀教師,都有鮮明的教學個性。魏書生的民主,竇桂梅的激情,于永正的幽默,獨特的個性將他們造就成為名師。
那么,教師的創新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教師的創新主要體現在七個方面:
教師怎樣創新
要善于獨立思考。教師對問題的理解獨到、有建設性或前瞻性,能挖掘多問、多變、多解、巧解、錯解的途徑,找到抽象問題的實質或模型,使復雜問題簡單化。
2
要善于營造氛圍。教師營造一個適合學生創造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大膽假設,提出不同意見,正確對待和引導"偏門"、"鉆牛角尖"的學生,高度重視學生的各種學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
3
要善于尋找方法。教學中,教師努力尋找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教法因人而異,只有適合學生的教法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易于被學生認同、接受、喜歡,這樣學生才能快速吸收、記憶、聯想和形成創造性思維。
4
善于設計教學。教學設計要體現創造性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師應該重點思考設計什么方案,采取什么方法手段,通過什么途徑來實現,讓學生置于主體中,找到多種切合實際的方法,提高學生主動探索問題的積極性。
5
善于吸收最新學科知識。教師要博學多才。教師應將世界科技發展的最新動態、成果應用到教學中,將現在科學前沿知識結合到現實生活里,拉近科學與生活的距離,把古今的社會文化、人文文化、自然文化清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使學生在一個博學的老師面前激發無窮的創新渴望。
6
善于發現和積累創新題型。創新題型都具有它的特點,關鍵是弄清楚"新"在哪里,如情景新、形式新、立意新、組合新等。不管是哪種新,都是圍繞某些知識而展開,其實質和關鍵都是一引起知識的變化和拓展,通過破解"新"的表述,弄清"舊"的原理,從而正確選擇解題方法。
7
善于借鑒學習。平時要多聽校內外其他學科、學段教師的課,借鑒、學習他人好的教法,充分借助互聯網、微信、頭條等自媒體平臺,學習他人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善于利用最新的信息化技術、虛擬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大數據等為教學服務,為學生的成長服務,為自己的不斷精進服務。
創新無處不在,作為教師,要有一顆善于觀察、善于發現、善于創新的心。世人無難事,最怕有心人。教師作為高級知識分子,更有條件進行創新,唯有創新才能追趕世界科技潮流,唯有創新,才能為國家,為社會培養更多創新型人才。
校長派投稿郵箱:xzpxzzk@163.com
來源丨高教驛站
編輯丨智庫君
說明丨校長派尊重原創,版權為原作者所有,若侵權,我們會及時聲明或刪除。
我們在一起,可以成為改變的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