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中山文旅投完成對中山國際酒店的收購。
主持記者:呂婧
在深中通道開通一周年之際,中山文旅板塊動作頻頻,攪動“一池春水”。
中山文旅市場,一直存在不同聲音:有人認為中山擁有“孫中山”這張文化名片,在吃、住、玩方面也頗有地方特色,是休閑游的好去處;也有人指出中山文旅產品有待提升,還沒有形成鮮明的特點,消費場景不足,缺乏能夠“留人”的文旅消費項目。
一個不容忽視的背景是,在深中通道開通一年間,中山的旅游市場由最初的“爆火”轉為日漸“平穩”。2024年暑期期間,中山接待游客同比增長41.04%;到2025年五一期間,接待游客同比增長為19.11%。由深中通道導入的流量如何支持中山文旅回歸“理性繁榮”,國資深度參與如何把零散的資源充分融合,實現“由指到拳,發揮合力”,這正在考驗國企操盤手們的智慧。
瓶頸
文旅從“爆火”到“平穩”
過夜游客同比增長20%左右
隨著深中通道開通以及消費升級和旅游市場回暖,中山文旅市場、酒店住宿迎來了一波井噴式發展,文旅新業態如雨后春筍般紛紛涌現。
數據顯示,2024年暑期期間,中山接待游客512.67萬人次,同比增長41.04%;2024年國慶期間,中山接待游客341.80萬人次,同比增長102.61%。“過夜客”方面,2024年暑期期間,中山過夜游客同比增長43.97%;2025年元旦期間,中山過夜游客同比增長52.37%。“潑天的流量”也拉動中山旅游的“吸金力”,去年暑假、國慶、元旦期間,中山旅游收入分別同比增長61.49%、95.35%、70.30%。
不過需要正視的是,火爆的旅游市場并非常態。從深中通道開通至今,相關數據總體呈現前高后低、逐步趨穩的態勢。2024年7月-2025年5月,中山市累計接待游客同比增長26.94%,旅游收入同比增長23.47%,過夜游客目前逐步維持在同比增長20%左右。
毋庸置疑,新的歷史機遇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但是如何補齊文旅產業短板,讓市場從“爆紅”走向“長紅”,是中山一直在奮力書寫的考題。
就酒店行業來說,一位旅游行業資深從業者認為,中山的高端產品存在斷層。實際上,文旅產業發展進入中場,酒店業也開始了新一輪產品升級,民宿、客棧、智能化酒店等新型產品大量興起,統一、標準化的星級酒店不再是市場唯一選擇,傳統酒店品牌也在尋找新的增長點。
更為關鍵的是,當下“文旅”正被重新定義:不再只是觀光游覽,是帶動酒店、餐飲、交通、零售、文娛等關聯產業實現增長的“新支柱”。
“這需要市級層面更強有力的統籌”,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教授、旅游管理系主任龍良富認為,對于一座城市而言,需要從宏觀層面開展城市形象營銷、推廣智慧旅游、進行政策創新等。
行動
國資深度入局“酒店+康養”
中山投控收購五星級酒店
今年6月初,中山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山投控”)旗下中山市文旅產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中山文旅投”)完成對中山國際酒店的收購。中山國際酒店建成于1986年,作為中山市首家五星級酒店,不僅是城市的地標性建筑,更是城市榮光的記錄者,承載著幾代中山人的集體記憶。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消費者需求不斷迭代,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酒店迫切需要通過資產重組與戰略革新,實現破局重生。
中山投控稱,此次收購旨在深度整合優勢資源,加速推動中山市酒店與康養產業的融合發展,助力中山在粵港澳大灣區文旅康養賽道上搶占先機。酒店+康養,正是中山投控的一大重要業務板塊。
中山投控是中山市委、市政府為優化國有資本布局而設立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平臺,業務覆蓋金融投資、酒店康養、公用事業等多個領域。旗下中山文旅投重點開展以酒店(含餐飲)、康養為雙主業業務,經營有中山溫泉賓館、中山富華酒店、香山古城、高端養老院、精品民宿等項目。
2024年,中山投控先后完成了對中山溫泉核心區中心園的提升改造,并推動打造了全新餐飲品牌“香山府”在翠亨新區馬鞍島開業。此外,在2024年5月推動富華酒店改造升級,計劃陸續投資3.5億元推動富華酒店部分拆除、改造升級和部分重建工作。
中山國際酒店與富華酒店首尾相銜,毗鄰風光旖旎的岐江河,與百年老街孫文西路步行街隔河相望。此次收購,中山投控表示,將積極探索中山國際酒店與富華酒店形成強大聯動效應,二者在客源共享、品牌共建、活動聯辦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
中山投控在酒店板塊的頻繁操作,表明其對中山酒店業以及由此延伸的康養等新業態發展充滿信心。
升級
中山文旅集團成立
國企競逐文旅賽道
6月30日,中山文旅集團成立,作為中山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正以國企身份在文旅賽道上開始奔跑。
龍良富認為,組建文旅集團可以實現“三個統一”:資源統一運營,將分散的景區、酒店、演藝等資源納入統一平臺;品牌統一輸出,打造區域文旅IP,提升地方文旅品牌辨識度;資本統一運作,通過市場化融資手段,撬動社會資本參與文旅開發。
以陜西旅游為例,其屬陜西省國資旗下,依托秦始皇陵、華清宮等世界級IP,開發《長恨歌》實景演出,構建“景區+演藝+文創”產業鏈,2024年營業收入為12.45億元,歸母凈利潤突破5億元大關。這種“政府背書+市場運作”的模式,正是國企基因賦予文旅集團的核心競爭力。
中山文旅集團作為市屬一級國有文化企業,是全市文旅教體產業融合發展的核心驅動力量與綜合運營平臺。7月16日,中山文旅集團面向全國公開選聘高管,包括總經理1名、副總經理1名,此舉打破傳統國企論資排輩,釋放“能者上”的用人導向。
觀察
酒店資產重置 能否形成品牌矩陣
文旅產業是拉動城市能級進一步躍升的“主引擎”,通過產業升級,能進一步提升中山在灣區的存在感,改變“傳統工業城市”標簽。中山“文化興城”戰略正全面鋪開,對于深度布局的國資而言,能否打造差異化IP、而非機械復制,能否真正推進市場化運作、避免走入傳統老路,能否通過“整合資源+資本運作”打開局面、而非依賴輸血,是前行路上勢必要翻越的高山。
中山文旅投經營的中山溫泉賓館、中山富華酒店、香山古城、高端養老院、精品民宿等項目,屬于“重資產持有”。一位長年從事投資的業內人士認為,對于老舊酒店而言,資產重置已不是“錦上添花”的選擇題,而是“生死時速”的必答題。
不論中山溫泉、富華酒店還是中山國際酒店,這些當地老牌單體酒店產品尚未形成自有品牌矩陣。在整個市場進入存量整合時期,中山文旅投旗下的文旅項目未來能否通過業務整合,做到對外品牌化輸出,外界仍然拭目以待。
南都調研 總第774期
采寫:南都記者 呂婧
攝影:南都記者 吳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