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7月的馬尼拉,政治地震突然來襲,美國皮尤研究中心剛剛公布的數據讓所有人倒抽一口涼氣:馬科斯總統支持率暴跌到29.6%,這個數字比他剛上臺時的45%近乎腰斬。
誰能想到,引爆這場政治海嘯的竟然是國防部長的一本"馬耳他護照",而最大贏家卻是副總統莎拉和那個突然選邊站隊的首富女兒。
一本護照怎么就能掀翻一個政府?政治精英的大洗牌又將把這個群島國家拖向何方?
作者-k
一個讓總統府徹夜難眠的數字
這個數字一出來,馬尼拉的政治圈子就炸了鍋。
從45%到29.6%,短短兩年時間里,馬科斯政府究竟經歷了什么樣的政治滑坡?
答案要從國防部長特奧多羅的那本馬耳他護照說起。這本歐盟小國護照的曝光,就像投進平靜湖面的巨石,瞬間激起千層浪。
菲律賓憲法明確禁止高級官員持有雙重國籍。
當一個負責國家安全的部長,竟然還對歐洲國家"效忠",民眾的憤怒可想而知。
更要命的是,182名退役將領聯名發出公開信,質疑馬科斯政府的忠誠度問題。
這些曾經的軍方高層直言不諱:"當國防核心都可以兩頭下注,總統的親美路線還能堅持多久?"
民間的憤怒更加直接。
馬科斯當年競選時拍著胸脯保證:"大米價格降到20比索一公斤"。現在呢?菜場里的大米價格已經飆到50比索。
老百姓餓著肚子,看著總統在南海"演戲",心里的火氣可想而知。
汽油價比越南貴三成,電費比疫情前漲兩成。連首都市中心都有人舉著"要吃飯不要導彈"的牌子抗議。
這種民生與外交政策的巨大反差,成了壓垮馬科斯支持率的最后一根稻草。
當民眾的錢包越來越癟,總統的承諾就越來越像笑話。
馬科斯的"美國作業"為什么總是不及格?
問題的根源在于,馬科斯搞反了優先級。他把討好華盛頓當成了頭等大事,卻忘了自己的首要任務是發展經濟。
中菲雙邊貿易額狂跌17%,這個數字背后是無數菲律賓出口企業的血淚。菲律賓制造業PMI連續四個月跌破榮枯線,工廠倒閉潮愈演愈烈。
更尷尬的是外交場合的"獨角戲"。去年10月東盟峰會上,馬科斯突然跳出來呼吁"聯合應對中國威脅"。結果呢?全場冷場。
馬來西亞總理接著就聊起了榴蓮出口,新加坡總理轉頭討論數字貨幣合作。泰國總理更是直接懟他:"少挑事多合作,這樣對大家都好"。
更打臉的是,就在馬科斯話音剛落,中方當場宣布: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正式啟動!
這個協議讓泰國山竹三天就能賣到上海,越南咖啡直接配送成都。唯獨菲律賓的芒果干,只能在港口倉庫里發霉。
商人圈早就看透了:跟著美國混,訂單越來越少;跟著中國合作,錢包越來越鼓。
軍事層面的"表演"更是讓人哭笑不得。
馬科斯為了湊錢買美軍"堤豐"中程導彈,把明年軍人養老金預算砍了150億比索。現役官兵的養老保險還得自掏腰包交9%的工資。
難怪一個退休中將在電視上拍桌子:"總統逼我們吃土,卻砸錢給美軍當看門狗!"
最諷刺的是,這些天價導彈從部署到現在,連一次實彈測試都沒搞過。
菲律賓媒體嘲諷那就是"天價鐵皮玩具"。前線士兵更憋屈:過去兩年在仁愛礁挑釁中國海警船,每次都被水炮轟得掉頭跑。
美軍的影子都沒見著,倒是菲軍的臉面丟了個干凈。
當金錢遇上權力,游戲規則瞬間改寫
政治的風向標,往往藏在資本的選擇里。菲律賓首富女兒艾麗莎·陳的公開表態,就是最明顯的信號。
這位掌控著金融、地產、農業三大產業的女強人,突然選擇站隊莎拉陣營。一夜之間,首富旗下超市、銀行、地產公司的宣傳海報全換成了莎拉頭像。
這種"用錢投票"的方式,比任何民調都更有說服力。資本的嗅覺最敏銳,他們提前聞到了變天的味道。
三大寡頭集團迅速跟進,紛紛表態支持莎拉。
連馬科斯御用的民調機構都壓不住真實數據:莎拉支持率一周內從37%飆到59%。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
看看新加坡的李光耀,在冷戰最激烈的年代,他是怎么在美蘇之間左右逢源的?
既獲得美國的安全保障,又抓住了蘇聯的貿易機會,最后讓新加坡成了亞洲四小龍。
關鍵在于,李光耀從來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實用主義外交的精髓,就是讓國家利益最大化,而不是讓某個盟友高興。
反觀那些選邊站隊的悲劇,烏克蘭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2014年的廣場革命,看似贏得了"民主自由",實際上卻換來了國家分裂。
東部地區戰火連天,經濟徹底崩潰,普通百姓流離失所。這就是盲目跟隨大國、放棄獨立思考的代價。
菲律賓首富女兒的選擇,背后是對這種歷史教訓的深刻理解。她很清楚,一個國家的繁榮,不能建立在對抗鄰國的基礎上。
中國是菲律賓最大的貿易伙伴,這是改變不了的地理現實。與其跟著美國在南海"表演對抗",不如務實地發展經貿合作。
這種商人的理性計算,正在重新塑造菲律賓的政治版圖。
下一站,菲律賓?莎拉手里的王牌夠不夠大
政治就是一場豪賭,莎拉現在手里確實握著幾張好牌。
第一張牌是《反引渡法案》。
馬科斯的親姐姐伊梅向參議院提交的這個法案,簡直就是為杜特爾特家族量身定制的"免死金牌"。
一旦通過,老杜隨時可以回國參選,馬科斯反而可能因"非法引渡"吃牢飯。
第二張牌是民心所向。
莎拉在棉蘭老島的競選集會擠爆了五萬人,老百姓喊她"新鐵腕女王"。支持者高喊的口號很直接:"換總統吃米飯"。
這種樸素的民意表達,比任何華麗的政治修辭都更有力量。
第三張牌是資本支持。
首富女兒的站隊,帶動了整個商業圈的風向轉變。海外菲僑社團三天內籌集了1200萬美元,這個數字打破了菲律賓政治募資的歷史記錄。
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這在政治圈更是鐵律。不過,莎拉要想真正"變天",還面臨著不少挑戰。
美國這個"老大哥"會坐視不管嗎?
華盛頓在菲律賓投入了巨額的軍事資源,絕不會輕易放棄這個"不沉的航母"。如果莎拉上臺后真的調整外交政策,美方很可能會有所行動。
另一個變數是軍方的態度。
雖然退役軍官們群起反對馬科斯,但現役軍官的立場并不明確。軍隊是政權穩定的最后一道防線,誰能獲得軍方支持,誰就掌握了決定性籌碼。
莎拉需要在這方面下更多功夫。
最樂觀的情況是,政治平穩過渡,外交重新平衡。莎拉上臺后調整對華政策,中菲關系回暖,東盟地位恢復,經濟逐步復蘇。
最悲觀的情況是,政治動蕩升級,危機全面爆發。馬科斯負隅頑抗,美國深度介入,菲律賓可能重演烏克蘭式的分裂悲劇。
最現實的情況可能是,各方妥協,形成新的權力平衡。外交政策適度調整,但不會大幅轉向。
漸進式改革,穩中求變,這可能是最符合菲律賓國情的選擇。對中國而言,無論誰當總統,務實合作永遠比意識形態對抗更有意義。
[配圖21:中菲兩國國旗并排飄揚 - 關鍵詞:中菲關系 雙邊合作]
結語
政治就像股市,當潮水退去時才知道誰在裸泳。馬科斯的困境證明,民心永遠比盟友更可靠。
菲律賓正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下一步的選擇將決定這個群島國家未來十年的命運軌跡。
在大國博弈的棋盤上,小國到底該如何下好自己的每一步棋?你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