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國防科技大學的實力分析
如果我們把國防科技大學從部隊的身份中剝離,將其作為地方上的985院校來看,那么這所學校的層次應該與兩所學校相當:第一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二是中國科學院大學。也就是說,它應該屬于“華五”這個級別的院校。
我認為,無論從學校的整體實力、專業建設,還是在國內的地位、對國家的重要性以及歷史職責來看,它都達到了這個級別。當然,要說它能和清華、北大掰手腕,目前還沒有哪所學校能做到這一點。但如果和“華五”層次的學校對比,完全沒有問題。
為什么這么說呢?
首先,國防科技大學對國家做出過跨世紀的貢獻。大家現在熟悉的國防科技大學的優勢專業中,首先是計算機領域的天河實驗班。此外,它的航空航天領域實力極強,工程力學、電子信息、材料、能源動力等專業在國防科技大學都是頂尖水平。
你會發現,國防科技大學的強勢專業,正好都是當今中國分數最高、最熱門的專業。這背后的原因,需要結合國防科技大學的歷史使命來理解。
國防科技大學是軍隊中最高級別的科研院校,它的強勢專業、重點發展的專業以及投入大量科研經費的專業,都是國家“卡脖子”的關鍵領域,而這些領域恰恰也是現在學生們特別青睞的——比如航空航天、電子信息等,都是國家急需人才的方向。
單說計算機領域,國防科技大學的實力有多強?現在全國有很多巨型超級計算中心,我國頂級超算中心一旦出現事故或設備損壞,往往會向國防科技大學求助。因為我國最早在1980年之前沒有巨型超級計算機(運算量遠超普通計算機的超級計算機),而“天河一號”——我國第一臺超級計算機,就誕生于國防科技大學。
超級計算機對國家發展和改革開放的作用至關重要。當時研發巨型超級計算機的理念,是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在1982年前后提出的。
在那之前,世界上只有美國擁有超級計算機,我國很多領域的數據計算都要外包給國外,這意味著大量國家秘密和數據掌握在外國人手中,嚴重威脅科技發展的安全與保障。
1982年,鄧小平提出必須研發我國自己的超級巨型計算機,這項任務就交給了國防科技大學。國防科大的師生在這個賽道上不斷突破,最終成功研制出“天河一號”——它是繼美國之后,世界上第二臺誕生的超級計算機。
“天河一號”的偉大之處需要正確認知:在2024年全球超級計算機算力排名中,“天河一號”位列世界第一。它的運算量有多大?打個比方,如果60億人都參與四則運算,一年的運算量,“天河一號”一秒鐘就能完成。
由此可見,天河實驗班在計算機領域的地位——其他計算機相關專業在它面前都顯得“渺小”,畢竟算力是科研的基礎。我國很多科研領域后來能蓬勃發展,正是因為超算誕生后,算力跟上了,數據不再受外國人限制,諸多領域才得以遍地開花。
這只是國防科技大學的冰山一角。它在航空航天領域同樣實力雄厚。提到航空航天,就不得不說國防科技大學的相關學科基礎:它在導彈、火箭領域的實力,絲毫不遜色于北航、哈工大、西工大這些“航天神?!薄?/p>
這一優勢的淵源要從歷史說起:當年哈爾濱有一所偉大的學?!袊嗣窠夥跑娷娛鹿こ檀髮W(簡稱哈軍工),我國眾多領域的先進技術都源于此。
60年代末哈軍工完成歷史使命后解體,其海軍工程系發展為海軍工程大學,船舶相關學科由哈爾濱工程大學(現為211頭部院校)繼承,火炮和彈藥系成為南京理工大學(同樣是211頭部院校),而火箭系則被國防科技大學繼承。因此,國防科技大學在導彈、火箭、載人航天等領域的實力毋庸置疑。
此外,國防科技大學在電子信息、機械等工科領域也毫無短板。但為什么很多家長對這所學校不夠了解?因為它的招生主要分為兩種:
第一種是提前批,屬于包分配,面向軍隊輸送人才。國防科技大學是隸屬于中央軍委的唯一高校,面向全軍分配,哪里需要就往哪里輸送人才。在軍校中,它的考研、深造資源都是頂尖的,堪稱“頭把交椅”。
第二種是普通批招生,但普通批不招天河實驗班,且招生規模極小——僅在國內個別省份招生,每個省份每個專業通常只招2-3人,全省總招生人數也就20-30人,導致很多學生想報卻報不了,這也使得學校在普通批次的熱度不高,讓不少家長對其產生誤解,甚至拿它和華中科技大學、東南大學、同濟大學等校對比,其實兩者根本不在一個維度;即便和北航、北理相比,國防科技大學的歷史地位也毫不遜色。
如果孩子有報國志向,選擇國防科技大學絕對不會失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