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好多家長跟我念叨,說孩子選了機械類專業,心里頭直犯嘀咕,就怕以后不好找工作。說實話,現在人才這么多,要是還只是按部就班地上課、考試,那這類專業里,差不多有一半都能被大家叫做“炮灰專業”。
先說說車輛工程專業,這專業現在就業情況兩極分化特別嚴重。傳統車企薪資漲得慢,崗位還在縮減,裁員風險也不小;像比亞迪、特斯拉這類新能源車企,月薪能有15000到3萬,可競爭那叫一個激烈。要是想在這行發展得好,一定要多關注智能網聯這個方向。
再看看工業設計專業,它在學術方面地位不算高,就業面有點尷尬,處在機械和藝術的交叉地帶,可以說是機械里的藝術,藝術里的機械。給大家的就業建議是,如果所在學校偏藝術方向,那最好盡早自學工程軟件;要是學校偏機械方向,就得多加強設計實踐,積累作品,這樣畢業的時候才有優勢。
機器人工廠專業同樣存在兩極分化的情況。要是有拿得出手的作品或者在競賽中表現出色,就能進大廠搞研發;要是不努力,大多只能去工廠干擰螺絲的活,兩者薪資能差3倍呢。建議大家從大一開始就做好規劃,根據目標企業的要求,找準核心要點,有了目標就不會迷茫。平時多學些實用技能,多參加競賽和校企合作項目,可別光指望學校教的那點淺顯課程。
機電一體化和機械電子工程的情況差不多,學的東西雜,但不精,學校教得也比較淺,學生很容易方向模糊。就說機械電子工程的就業方向吧,機械維護和售后這塊技術門檻低,競爭特別激烈。所以要盡早確定方向,有針對性地學習技能。普通本科生可以先就業,積累經驗后再考慮轉型。要是想進大廠,就用STAR方法強化項目經歷。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這個專業,模具方向對應的崗位從2023年起,受到3D打印的沖擊,崗位數量一路減少。建議往增材制造方向轉,學習3D打印或者金屬粉末燒解相關知識,要是不想轉方向,轉行做質檢,薪資也還不錯。
最后是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選這個專業的人多,問題也不少,技術崗位基本飽和了。普通院校畢業生有70%都進工廠當設備維護人員,薪資不高。建議大家采取錯位競爭的策略,選擇一些熱門賽道和發展好的城市,學學像CAD這類分析軟件,往新能源結構設計等高附加值領域轉,或者跳槽到儲能、醫療器械等熱門行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