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到一個單親媽媽說她家孩子有抑郁癥傾向,高中輟學后天天躲在房間打游戲,連門都不愿意出,誰知有一天她不小心把腳崴了,腫得厲害,沒辦法出門買菜。
單親媽媽坐在沙發上,看著腫得像饅頭一樣的腳,滿心無奈與焦急。她試著給幾個相熟的鄰居打電話,不巧大家都有事外出,一時間竟無人能幫她這個忙。這時,緊閉的房門突然打開,孩子從房間里走了出來。他看到媽媽痛苦的樣子,眼神中閃過一絲擔憂。
媽媽強忍著疼痛,擠出一絲笑容說:“寶貝,媽媽腳崴了,今天沒辦法買菜做飯了,可能得叫外賣。”孩子沒有說話,只是默默走進廚房,燒了一壺熱水,拿了個毛巾浸濕后擰干,走到媽媽身邊,蹲下身子把熱毛巾輕輕放在媽媽的腳上,小聲說:“先敷一下,會好一點。”媽媽看著孩子的舉動,眼眶不禁紅了,這是孩子輟學后第一次主動關心自己。
敷了一會兒,孩子抬起頭說:“媽,我出去買菜吧。”媽媽有些驚訝,但更多的是欣慰,連忙點頭。孩子換好鞋,拿上錢包和鑰匙出門了。
這是孩子輟學后第一次獨自出門,外面的陽光有些刺眼,他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適應這久違的戶外環境。一路上,他緊緊握著錢包,心里有些緊張,但一想到媽媽在家等著他買菜回去,便鼓起了勇氣。
到了菜市場,他看著琳瑯滿目的菜品,有些不知所措。但他想起媽媽平時做的菜,慢慢挑選著食材。買完菜回家的路上,他步伐明顯輕快了許多。
回到家,孩子系上圍裙,走進廚房。雖然動作有些生疏,但他還是努力回憶著媽媽做菜的步驟,開始動手做飯。一個多小時后,簡單的幾道菜上桌了。孩子把媽媽扶到餐桌前,說:“媽,嘗嘗我做的。”媽媽嘗了一口,眼淚忍不住流了下來,這眼淚里既有腳崴后的疼痛,更多的是看到孩子改變后的感動。
從那以后,孩子似乎變了一個人。他不再整日沉迷游戲,開始主動出門,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他還報名參加了一些職業技能培訓課程,努力學習一門手藝。媽媽看著孩子的變化,心中滿是感慨。她知道,這一次意外的腳崴,反而成為了孩子走出陰霾、重新面對生活的契機,而他們的生活,也將因為這份彼此間的關愛與責任,重新煥發生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