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詠在節目里調侃過:“這年頭,親家見面比見領導還得講究,一句話說錯,可能就影響倆孩子的小日子。”老輩人也常說“親家親家,親如一家,也隔層紗”,這話真是說到了點子上。
和親家聚在一起吃飯,本是為了讓孩子們的日子更和睦,圖個熱鬧和氣??善腥瞬蛔⒁夥执?,要么口無遮攔,要么爭強好勝,一頓飯下來,好好的氣氛全攪黃了,甚至還會讓倆孩子夾在中間為難。
和親家吃飯時,這四件事千萬別輕易做。不是客套,而是實實在在的處世智慧,記住了才能讓兩家人的關系越來越順。
一、別總夸自家孩子,貶低對方孩子,“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楚辭》里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誰家的孩子都有優點有缺點,和親家吃飯時,最忌諱的就是捧著自家孩子不放,還順帶踩對方孩子一腳。
前陣子鄰居王阿姨和親家吃飯,席間三句話不離兒子:“我家小子從小就懂事,工資全上交,不像有些年輕人,錢到手就亂花。”說著還瞟了眼女婿。親家聽了臉當場就沉了,飯沒吃完就借口有事走了。
后來王阿姨的女兒跟她抱怨:“媽,你說那些話干啥?我公婆現在總覺得你看不起他們兒子,對我都冷淡了?!蓖醢⒁踢@才后悔,說自己就是隨口一說,沒別的意思。
可飯桌上的話,哪有“隨口一說”的道理?你以為是夸自家孩子,在親家聽來就是嫌棄和炫耀。老話說“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尤其是對晚輩,多夸對方孩子幾句,少提自家孩子的好,才能讓大家都舒坦。畢竟兩家人能成親戚,靠的是孩子們的緣分,互相捧著點,氣氛才能熱乎。
二、別聊兩家的“家底”,更別比誰家有錢,“財不露白,言不揭短”
《增廣賢文》里講“財不露白,言不揭短”,錢財這東西,最容易傷感情,和親家吃飯時,千萬別打聽對方的收入、存款,更別有意無意地炫富、比闊。
同事張姐就遇見過糟心事。她和親家第一次吃飯,婆婆就問親家公:“聽說你們老家拆遷了?分了幾套房啊?”親家公臉色變了變,說沒多少。結果張姐婆婆還不依不饒:“我家兒子去年剛換了輛三十萬的車,你們家閨女工作挺穩定吧?”
一頓飯下來,親家全程沒怎么說話,臨走時只淡淡說了句“以后有空再聚”,之后就很少主動聯系了。張姐說,現在倆孩子想約雙方父母一起玩,親家總找借口推脫,都是當初那頓飯惹的禍。
誰家有錢沒錢,日子過得怎么樣,都是自家的事。你要是總打聽、總比較,條件好的容易讓人覺得炫耀,條件差的又會覺得被看不起。老話說“君子之交淡如水”,親家之間更是如此,少談錢,多聊點孩子的趣事、家常的暖心事,才能讓關系更純粹。
三、別插手孩子們的小矛盾,更別護短,“清官難斷家務事”
常聽人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小兩口過日子,哪有不拌嘴的?和親家吃飯時,最忌諱的就是孩子一抱怨,你就立馬護著自家孩子,甚至指責對方不對。
我表姐和表姐夫吵架,表姐回娘家哭訴,說姐夫總加班不陪她。后來和親家吃飯,表姐媽就指著姐夫說:“小年輕事業心重是好事,但也不能不顧家吧?我家閨女嫁給你,不是讓你當擺設的?!?br/>姐夫聽了臉通紅,親家公趕緊打圓場,說回頭一定說兒子??赡穷D飯之后,姐夫心里總憋著股氣,對表姐也冷淡了不少。表姐說,早知道她媽會說那些話,她根本不會提吵架的事。
孩子們的矛盾,該讓他們自己解決,長輩一插手,小事也會變大事。老話說“當面教子,背后教妻”,真要是覺得自家孩子有錯,回家關起門來怎么說都行,千萬別在親家面前護短。你護得越厲害,親家心里越不舒服,最后為難的還是孩子們。
四、別催生孩子、聊帶娃分歧,“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啥時候要孩子?。俊薄耙巧耍铱蓻]時間帶啊?!边@話是不是很耳熟?和親家吃飯時,最容易踩雷的就是催生孩子,或者聊帶娃的分歧,聊著聊著就可能吵起來。
我同學小李結婚三年沒要孩子,和親家吃飯時,婆婆總念叨:“趁我們還能動,趕緊生一個,我們幫你們帶?!毙±畹膵屄犃瞬粯芬猓骸艾F在養孩子多費勁,得讓孩子們自己做主,咱們別瞎摻和。”
結果倆老太太為“該不該催”“誰來帶”吵了起來,小李和媳婦夾在中間,別提多尷尬了。后來倆親家好長時間沒來往,都是因為那頓飯聊錯了話題。
老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生孩子、帶孩子是小兩口自己的事,有他們的計劃和安排。作為長輩,少打聽、少催促、少提要求,才是最明智的做法。畢竟時代不同了,年輕人的想法和咱們不一樣,強行干涉,只會讓親家覺得你管得太寬。
說到底,和親家聚會吃飯,圖的是和氣,求的是孩子們的日子安穩。記住“多夸少貶、少談錢財、不插手矛盾、不催生孩子”這四件事,才能讓兩家人越走越近。
老話說“親戚遠來香,近了臭”,和親家相處,更是這個道理。保持點分寸,多些體諒,少些計較,才能讓這份特殊的親情,成為孩子們婚姻里的助力,而不是阻力。這才是真正有遠見的做法,你說對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