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前一段日子風靡全國的俄羅斯商品館,當時在荊州也有多家門店,我們更荊州也關注過,詳見文章《》等文章。
最近,小編發現, 這些俄羅斯商品館或者俄羅斯特產店,似乎消失在了荊州街頭。
荊州多個商圈俄羅斯商品館 均已關閉
去年末今年初,號稱售賣俄羅斯商品的“俄貨店”“俄羅斯商品館”“俄羅斯國家館”,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荊州街頭,這類門面往往風格鮮明且統一,多以高飽和度的藍色為主,藍白色大熊為主要標志,店內裝修也大多簡易,有的只是臨時的棚搭。
當時就有人說,僅從外表看,這些店鋪就不像要久留的樣子。
在荊州吾悅廣場門口,原來俄羅斯商品館的位置,已經換成了包括蜜雪冰城在內的多家移動攤位。
在荊州人信匯,一樓中庭的俄羅斯商品館也已經消失不見,北京路上的幾家門店,現在也已經更換成了其它店面。
有個別商鋪仍在售賣打折商品
小編看了下,在城區,目前絕大部分俄羅斯商品館或者特產店都已經消失了,只有沙市洋碼頭之前的俄羅斯特產店,現在換了一個名字,叫進口零食店,里面有一部分商品就是之前俄羅斯特產店的。
這些俄羅斯商品,種類已經比較少了,基本都是打折甩賣,而且老板似乎并沒有打算補貨,而是開始加入像東方樹葉、兒童玩具等其它的品類進行售賣。
其實不只是在荊州,這樣的俄羅斯商品館在全國都存在大量閉店和消失的情況,此前根據媒體報道 有,俄羅斯商品館的品牌招商經理透露,門店綜合毛利率可以達到50%,“快的話3個月就能回本,慢的話半年。”
從遍地開花到大規模閉店,前后還不到一年,為何在如此短時間內,俄貨熱潮就已經退去?
多重因素 讓俄羅斯特產館失去吸引力
有專家分析,俄羅斯商品館的消失,核心因素就是 商品欺詐與信任崩塌,比如此前被爆出的 虛假產地和虛構品類等情況,還引得俄羅斯官方下場打假。
俄羅斯商品賽道魚龍混雜,真假難辨,削弱了消費者對其的信任度。
第二就是價格問題,部分產品超高溢價,線下售價普遍是線上同款的2-3倍(如巧克力線下49元/線上25元),被消費者質疑“割韭菜“。
最后就是品牌商和加盟商的經營理念和商業模式, 俄羅斯商品館瘋狂的擴張更像是為掙快錢的短期狂歡,不少門店走的是高利潤、賺一波快錢就走的商業模式。隨著以次充好、虛假宣傳等問題頻出,市場逐漸回歸理性。
其實不論是俄羅斯商品館還是其它門店,想要長久經營下去,最終還是要落到品質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