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人打卡式避難,俄羅斯人笑得太早了
在別的城市,夜晚是燈紅酒綠、燒烤擼串、熱戀擁吻;
在基輔,夜晚是警報拉響、手機嗶嗶、全家背鍋下地鐵。
沒錯,這不是災難電影的彩排,這是烏克蘭人民的真實生活日常:
“空襲來了,咱走地鐵去!”
別以為是“暫時避避”,人家那是熟門熟路,打卡上班式地避。
老人拎著水壺、孩子抱著貓,手機里塞著耳機追劇,地鐵站瞬間變成了“地下鄰里大聯歡”,空氣中還飄著泡面味兒和人生的無奈。
有人說:“烏克蘭人太堅強了。”
不,是太有經驗了。
光2023年就有33.8萬人在夜里住進地鐵,
“兵工廠站”更是堪稱“防空釘子戶”:
深達105米,導彈都得先喘口氣才能到。
你以為地鐵站里啥都沒有?
不,人家配得比你家租房還齊:
有WiFi、有充電、有噴泉、還有廁所(對,是能上的那種),個別站點還能看電視、打電話,員工還會熱情指導“廁所在前方直走右轉”。
簡直就是“戰時版宜家樣板間”。
有人問:“這樣逃來逃去,不累嗎?”
累啊,但不逃更累。
烏克蘭人民不是不怕死,只是已經被“天天響警報”訓練得心理素質滿分,
一聽警報響,先不是害怕,是判斷:
“嗯,這次可能是巡航導彈,不慌,十五分鐘后到,我有時間找個靠墻的位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