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看看新聞報道,軍牽頭、19國派兵,代號“部隊重返太平洋”的演習在印太鋪開,中俄外長隨即在北京閉門長談。
炮火與握手幾乎同步。10日凌晨,關島安德森基地跑道燈全開,首批12架F-22升空,拉開為期兩周的密集操演。五角大樓給這場戲砸了5.3億美元,一口氣調來近300架戰機、數千名士兵,還拉上菲律賓、日本、澳大利亞等18個伙伴,號稱要把大部隊拆成小股,演練“快打快撤”。另一邊,英國把剛服役的“威爾士親王”號航母也拖來撐場面,可艦隊里混編著德、荷、加的船,被自家媒體嘲諷“拼團航母”;剛過印度洋,一架F-35B就因液壓故障趴窩,不得不停在印度,英國防部正糾結是拆機空運還是就地維修,秀肌肉瞬間變成露怯。
特朗普(資料圖)
數字會說話。300架戰機,相當于把整個英國空軍的戰術飛機一次全搬到西太;5.3億美元,差不多是蒙古一年軍費;參演19國人口總和超過8億,卻沒人敢拍胸脯保證真會替美國沖到第一線。再看地理,演習空域從關島到菲律賓海,劃了2000多公里的弧線,恰好貼著第一島鏈,美方毫不掩飾“防止被一鍋端”的假想敵設定。
鋼鐵轟鳴之際,北京釣魚臺國賓館的會議室里卻安靜得多。王毅與拉夫羅夫都沒打領帶,桌上擺著清茶而不是香檳。兩人談了70分鐘,話題從烏克蘭、中東到南海,句句不離“共同維護穩定”。王毅把中俄關系稱作“當今世界最穩定的一組大國關系”,拉夫羅夫回應“俄中協調在當前形勢下尤為重要”。沒有聯合聲明,卻有兩個動作:一是雙方同意下半年在日本海舉行第三次聯合空中戰略巡航;二是敲定年內人民幣支付系統在俄遠東全覆蓋的時間表。消息一出,盧布對美元匯率短線拉升80點。
特朗普(資料圖)
兩場畫面拼在一起,味道就出來了。美軍用冷戰老套路把盟友排成陣,卻掩蓋不了“人多心不齊”的尷尬:韓國飛行員私下吐槽“陪跑浪費燃油”,泰國只派了6架老掉牙的F-16走個過場。中俄沒搞聯合軍演,卻用能源、本幣結算、空中巡邏三條線把利益綁得更緊。去年雙邊貿易用本幣結算比例已達80%,今年預計突破2000億美元;一條新的跨境輸氣管正在西伯利亞凍土下日夜焊接,明年就能把380億立方米天然氣直接送進東北廠房。
更微妙的是時機。美歐剛宣布再給烏克蘭追加遠程導彈,華盛頓就急忙在亞太亮肌肉,給人一種“東西兩線都要顧”的慌亂。中俄外長選在此時碰面,既是對美“印太戰略”的無聲回應,也是給周邊國家遞話:不必在炮艦和商機之間二選一。東盟多國隨即透露,下月舉行的外長會上將正式宣布啟動“南海行為準則”二讀,明顯不想被大國軍演牽著鼻子走。
特朗普(資料圖)
歷史不會簡單重復,卻押著相似的韻腳。1981年,北約“部隊重返德國”演習動用了7個師,把華約嚇得夠嗆;四十多年后,美軍把名字改成“部隊重返太平洋”,想復刻當年的威懾,卻遇上完全不同的劇本——歐洲盟友忙著補庫存援烏,亞太鄰居只想把商品賣到中國。中俄沒興趣搞軍事同盟,卻用實實在在的利益鏈告訴周邊:和平不靠19艘航母,而靠19條跨境鐵路、19條能源管道、19種本幣結算商品。
當最后一架F-35在關島降落,演習評估表上會寫滿“敏捷部署成功”;而在北京,雙方外長的會談記錄里只多了一句話——“繼續加強戰略協作”。兩句話,兩種邏輯,太平洋的風向已然悄悄調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