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設計師光亞平發(fā)帖稱自己為南昌大學錄取通知書做的設計疑似被抄襲。 社交平臺截圖
7月21日,設計師光亞平在社交平臺發(fā)帖稱,華東理工大學2025年本科錄取通知書涉嫌抄襲了自己多年前為南昌大學設計的本科錄取通知書,引發(fā)討論。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就此事件詢問華東理工大學,對方稱正在了解情況。
光亞平在帖子中稱,華東理工大學2025年本科錄取通知書,涉嫌抄襲了他2021年為南昌大學設計的標題排版形式;還涉嫌直接抄襲了他為南昌大學2020年設計的用“樹葉”作柵格動態(tài)效果的創(chuàng)意,在封面校史年份的使用、排版形式上設計也有所雷同。
據南昌大學此前介紹,其2020級本科錄取通知書被設計為一本“書”,舞動的香樟葉是創(chuàng)意點,抽動綠色格柵下的通知書,交錯排列的“香樟葉”隱約飄動。
記者觀察發(fā)現,南昌大學2020年的本科錄取通知書上,外冊為綠色,內頁為紅色,外冊格柵兩邊排列著1921到2020的年份字樣,其中1921為南昌大學的建校年份。
南昌大學2020年本科生錄取通知書。南昌大學官方微信 圖
華東理工大學2025年的本科錄取通知設計上,外冊與內頁顏色整體為紅色,同樣采用的是抽動格柵設計,上下抽動外冊,內頁會出現葉子紛飛的圖案,外冊格柵兩側排列著1952到2025的年份字樣,其中1952年為華東理工大學的建校年份。
華東理工大學2025年本科生錄取通知書設計。 視頻截圖
7月21日,澎湃新聞記者聯(lián)系到了光亞平,他告訴記者,自己是南昌大學2020、2021年錄取通知書的設計師,“柵格動態(tài)是很常見的設計形式,大家都可以使用,但讓什么東西動起來,才是設計的核心。”
在帖子的評論區(qū),網友議論紛紛。有網友稱“確實像”“元素都很常見,但是怎么排列組合方式都一樣”,也有網友表示“柵格形式之前別的學校也用過”“這種只能算模仿借鑒學習”“大學錄取通知書這么小眾的東西,算商用嗎?有版權嗎?”
那么,這樣的設計是否構成抄襲?
上海段和段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劉春泉向記者表示,大學錄取通知書不是商品,但可能是設計師或者設計企業(yè)的商品服務。在他看來,僅有現在的對比還不一定構成著作權侵權,“因為發(fā)帖人所稱的版式設計相似,主要是標題排版形式、年份排列細節(jié)等,這些屬于常見表達,一般較難主張有獨創(chuàng)性。設計師公開發(fā)聲不一定公布了全部細節(jié),具體還要根據事實情況比對、分析,才能確定是否構成抄襲。”
劉春泉指出,設計師有維權意識是好事,但是著作權侵權的判斷很專業(yè)。不過,在類似情況下,有可能不構成著作權侵權,但構成了不正當競爭,“如果被認定是有一定影響力的商品服務,直接抄人家的不侵犯著作權,但可能被判不正當競爭。”
劉春泉表示,這個事件也應給所有大學提出一個警示,錄取通知書之類的如請到設計師做設計,要注意要做培訓審核,避免出現類似這樣抄襲侵權的輿情甚至訴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