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歐盟不顧中方多次警告,悍然對兩家中國金融機構實施制裁,將黑龍江省綏芬河、黑河兩家農村商業銀行列入黑名單,指控其“協助俄羅斯規避制裁”。這一舉動不僅嚴重違反國際規則,更暴露了歐盟在美西方壓力下的戰略短視。中國駐歐盟使團已明確表態:“性質惡劣、影響極壞”,并強調將采取堅決措施維護中方權益。這場中歐博弈的背后,是歐盟首次直接制裁中國金融機構的冒險嘗試,也是中國“絕不退讓”的強硬回擊。
歐盟制裁毫無根據,中方早已多次警告
歐盟第18輪對俄制裁方案中,首次將兩家中國邊境銀行列入黑名單,理由是“協助俄羅斯規避制裁”。然而,這兩家銀行的主要業務是中俄正常貿易結算,包括農產品、能源和工業品交易,完全符合國際規則和市場規律。中國駐歐盟使團發言人直言,歐盟此舉“性質和影響極為惡劣”,并強調中方“從未向沖突方提供致命性武器,嚴格管控軍民兩用物項出口”。
歐盟(資料圖)
事實上,中方此前已通過外交渠道多次警告歐盟。王毅外長與歐盟外長會晤時,以及駐歐盟使團蔡潤大使均明確表達過關切,但歐盟仍執意推進制裁。這種無視中方警告的行為,被中國視為“極其惡劣的挑釁”。
歐盟戰略轉向:從合作到對抗
此次制裁標志著歐盟對華政策的重大轉變。過去,中歐在經貿、氣候等領域保持合作,但如今歐盟首次直接制裁中國金融機構,表明其正從“務實合作”轉向“戰略競爭”。更值得警惕的是,歐盟內部并非鐵板一塊,斯洛伐克等國曾反對對俄制裁,但在美國施壓下,歐盟最終形成“27國共識”,將中俄正常貿易政治化。
美國的影子貫穿始終。華盛頓長期鼓動盟友打壓中國金融領域,歐盟此次行動顯然是向美國“表忠心”,試圖換取更多政治籌碼。然而,這種“政治正確”的代價,是中歐關系的嚴重受損。
歐盟(資料圖)
中方反制信號明確:再敢對華不利必“挨揍”
面對歐盟的挑釁,中方態度堅決。中國駐歐盟使團發言人強調:“中方將采取堅決措施維護自身正當權益。”這一表態被外界解讀為中方可能對歐盟企業實施對等制裁。
值得注意的是,歐盟在制裁中留有余地,稱若兩家銀行能證明“停止損害歐盟利益的行為”,可能在6個月后解除制裁。但中方已明確表示,中俄正常經貿合作不容干擾,任何無理打壓都將遭到反制。
烏克蘭“加戲”:短視行為自傷根基
就在歐盟制裁中國銀行后,烏克蘭也跟風對中國企業下手。澤連斯基簽署總統令,以“俄軍無人機使用中國零部件”為由,將5家中國芯片、醫藥企業列入黑名單。然而,這些企業大多從事民用領域業務,烏克蘭的指控毫無證據,實質是迎合美國“脫鉤”戰略。
這種短視行為可能讓烏克蘭付出沉重代價。中國是烏克蘭戰后重建的關鍵伙伴,若持續挑釁中國,烏方未來在基建、經貿等領域將面臨更大困境。
歐盟(資料圖)
中歐博弈長期化,但合作仍是主流
盡管歐盟此次制裁加劇了中歐對抗,但雙方仍有共同利益。下周即將舉行的中歐峰會,將成為雙方管控分歧的重要契機。歐盟提出“有條件松綁”制裁,即若兩家銀行6個月后證明合規,可能移出黑名單,顯示歐盟仍留有回旋余地。
從長遠看,中歐經貿關系緊密,全球性挑戰(如氣候變化、能源安全)需要雙方合作。中方已展現強硬立場,但也保持開放對話渠道。正如中國外交部所言:“反對單邊制裁,維護企業權益?!?/p>
結語
歐盟此次制裁是一次危險的試探,但中國不會在核心利益上妥協。無論是外交警告還是潛在反制措施,都表明中方“談,大門敞開;打,奉陪到底”的堅定態度。未來中歐關系將如何演變?答案取決于歐盟是否愿意回歸理性,停止充當美國霸權的馬前卒。否則,歐盟必將為其錯誤決策付出代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