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醫療器械經銷商聯盟
編輯:聯盟菌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且24小時后方可轉載!
醫療設備“超低價”中標,要涼了!
又一省財政廳下令:
嚴查“異常低價”中標
6月27日,江蘇省財政廳發布了《關于推動解決政府采購異常低價問題相關工作的通知(蘇財購〔2025〕62號)》(以下簡稱《通知》)。(文末附原文)
這一《通知》的發布,意味著江蘇省將加強對政府采購異常低價的審查,以解決長期存在的低價無序競爭問題。
《通知》明確規定:
若投標報價低于采購項目預算的50%、低于采購項目最高限價的45%,或者評審委員會認為報價可能影響質量,供應商需要在現場提供書面說明和成本測算,否則投標將被視為無效。
該《通知》的核心在于通過量化門檻,即報價低于預算50%或最高限價45%即觸發審查和強制成本說明機制,將低價競爭的焦點從純粹的價格戰轉向質量與成本的平衡,從而有效防止供應商在缺乏合理成本支撐的情況下進行惡意低價競爭。
實際上,今年2月,財政部就已在北京、天津、上海、福建、廣東、海南等地區開展了相關試點工作。
如今,隨著江蘇省加入,表明這一政策正在全國范圍內逐步推廣開來。這對于政府采購領域,尤其是公立醫療設備采購領域將帶來諸多積極影響。
醫療設備“價格內卷”,該叫停了!
近兩年來,醫療設備采購領域出現了一連串價格變動:
今年5月,新疆衛健委1.2億超聲設備采購中,邁瑞以總價3289萬中標,不及預算的27%。
6月,寧夏采購中,邁瑞再次以最低4.2萬的單價拿下大部分份額,中標價約為預算的一成......
數據顯示,近三年國產超聲設備的平均價格已大幅下滑35%,部分中低端產品的利潤空間被極度壓縮,甚至降至個位數水平。
價格壓力不僅讓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受到擠壓,連跨國巨頭也不得不進行戰略調整。GE醫療2024年財報顯示,其在中國市場的超聲產品線收入同比下降12%,公司正將資源重心轉向AI輔助診斷等高端服務領域,價格競爭的激烈程度可見一斑。
但對于我國正在成長中的醫療器械行業來說,低價競爭帶來的一系列“后遺癥”很有可能會影響其長遠健康發展。
值得慶幸的是,一些地方正著手通過優化規則來糾正偏差,以遏制這種“自殺式報價”引發的惡性競爭。例如:
河南在今年5月發布的一項CT集采項目里,于評標環節設置了“投標價低于預算45%”的異常低價警戒線;
近期,石家莊開展了預算為120萬元/臺的超聲集采,最終中標的3家企業報價顯著高于此前新疆集采中的“超低價”。
無疑,這一系列事件釋放出明確信號:在當前的集采環境下,醫療設備“超低價”中標,該叫停了。
醫療器械“超低價”中標,再見!
基于此,本次江蘇省《通知》不僅明確了“異常低價”紅線,對采購評審機制和監管框架,也進行了全面的升級。
《通知》強調:
評審委員會:可依據同類產品在主要電商平臺的售價、行業當地薪資水平等因素,對投標報價的合理性進行專業判斷,對疑似異常低價進行嚴格審查。
采購人:引入全生命周期成本評估理念,要求供應商在投標時即對后續專用耗材、升級服務等費用進行報價。
供應商:加強中標后履約嚴監管, 即使異常低價通過了審查并最終中標,采購人也將對供應商的后續履約情況及產品質量實施嚴密監控。一旦出現毀約或不嚴格履行合同的行為,供應商將依法承擔相應責任。
隨著財政廳《通知》下發,新規導向迅速傳導至地方實踐。
7月17日,南京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通知,向無序的低價競爭“精準亮劍”。為確保異常低價審查機制落地,修訂全市政府集中采購文件示范文本。在“無效投標情形”中劃定評審委員會啟動審查“紅線”,細化審查流程,為價格競爭裝“濾網”,構建全鏈條可操作審查機制。
這清晰地表明,無論是IVD領域通過耗材“捆綁”實現設備超低價銷售的模式,還是醫療設備集采中純粹依靠“超低價”中標的行為,都即將成為歷史。
附原文:
注: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本文中對官方政策的相關解讀,僅代表本平臺觀點,內容以官方文件為準。如有平臺轉載本篇文章,須自行對該篇文章負責,醫療器械經銷商聯盟不對轉載引起的二次傳播影響負責,轉載請后臺聯系編輯。
1
2
3
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