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該在七月的暑氣中嬉鬧的孩子們,今天在孟加拉國達卡,卻被一場突如其來的橫禍徹底改變了命運。
圖片來自于網絡
一架原本屬于國家空軍的戰斗機,沒有擊落任何敵人,卻直直地砸向了他們正在上課的小學,當火焰和濃煙沖天而起,這架鋼鐵飛機,帶走了至少19條生命,其中絕大多數是還沒來得及長大的孩子。
飛機墜毀孩子遭殃
下午一點剛過,庫爾米托拉空軍基地的跑道上,一架F-7BGI戰斗機呼嘯升空,幾分鐘后,它卻成了墜向人間的一團烈火。
圖片來自于網絡
最終的落點,是烏塔拉地區邁爾斯通學校的校園,這枚鋼鐵兇器,直直撞進小學部一棟兩層小樓的入口。
爆炸聲中,火焰和濃煙瞬間卷走了一切,扭曲的飛機骨架,像一只怪獸的爪子,嵌進教學樓的墻壁。
圖片來自于網絡
那是課間,或是考試結束前的最后幾分鐘,三、四年級的孩子們,成了距離死神最近的人,燒焦的鐵欄桿,還在冒著煙的草坪,伴隨著直沖天際的黑色煙柱,構成了一幅地獄般的圖景。
一名三年級的學生,被抬出來時身體已經冰冷,醫院的燒傷科里,擠滿了十二三歲的孩子,他們被燒得破爛的校服上,還印著學校的名字。
圖片來自于網絡
“我正在校門口等孩子,身后突然不對勁。”一位母親回憶道,“一回頭,就是沖天的火光和嗆人的濃煙。”
家長們瘋了一樣在廢墟和混亂中嘶喊著自己孩子的名字,這場橫禍,帶走了至少19條生命,超過160人受傷。絕大部分,是還沒來得及長大的孩子。
這是一架來自爺爺輩的戰斗機
墜落的這架F-7BGI,聽起來陌生,但它的身世并不神秘,它的原型,是前蘇聯大名鼎鼎的米格-21。
圖片來自于網絡
中國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了殲-7系列,而孟加拉國空軍裝備的,正是這款戰機的外銷改進版,簡單說,這是一位“老兵”。
它屬于第二代戰斗機,設計理念還停留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單座、單發、機頭進氣,這種設計在當年很主流,但也意味著一個致命缺陷:一旦發動機在低空出現故障,飛行員幾乎沒有任何機會挽回局面。
圖片來自于網絡
孟加拉國空軍的家底本就不厚,總共只有十幾架F-7系列撐場面,這批F-7BGI,是2013年才到貨的最后一批“殲-7”,說是“新飛機”,其實早已是遲暮的英雄。
飛行員盡力了,但城市已無處可逃
軍方發言人說,飛行員在墜毀前,曾拼命試圖將飛機帶離人口稠密的居民區,我們有理由相信他的英勇,但對于一架機頭進氣的老式戰機,在失速的邊緣,他能做的選擇實在太少。
圖片來自于網絡
他或許看到了地面上密密麻麻的樓房,看到了那片小小的校園,在生命的最后時刻,他面對的是一個無解的難題。
最終,他沒能為這架沉重的“鐵棺材”找到一塊安全的墓地,這架飛機的悲劇,也是飛行員的悲劇,他把自己的生命留在了天上,卻把一個天大的窟窿,留給了人間。
圖片來自于網絡
在達卡這樣一座極度擁擠的城市上空,一架老舊的戰斗機發生故障,墜毀幾乎是命中注定的結局。
事故發生后,消防、軍隊、警察迅速集結,醫院緊急呼吁市民獻血,燒傷科主任面對不斷涌入的危重傷員,幾近崩潰。
結語
臨時領導人穆罕默德·尤努斯說,這是“整個國家的痛苦時刻”,并下令徹查,一個高級別調查委員會已經成立。
圖片來自于網絡
他們會去分析飛機的維修記錄,解讀黑匣子里的數據,試圖拼湊出那致命的幾分鐘里到底發生了什么。
但對孟加拉國空軍而言,答案早已寫在臉上:他們的戰機,實在太老了,換掉這些“空中活動靶”,迫在眉睫。
圖片來自于網絡
這片廢墟的余溫還未散盡,一場圍繞新戰機的軍備競賽,已經悄然開場,中國和巴基斯坦聯合研制的“梟龍”,物美價廉,但孟加拉國因某些歷史原因,一直不愿考慮。
中國的殲-10C性能卓越,但對于這個南亞小國來說,似乎又太過“奢侈”,鄰國印度則見縫插針,極力推銷自己的“光輝”戰斗機。
圖片來自于網絡
有傳聞說,孟加拉國對殲-10C的興趣,在這次事故后又重新燃起了,達卡的濃煙已經散去,調查會給出一個技術結論,但那十九個孩子永遠的沉默,才是最尖銳的質問。
參考信息
孟加拉國空軍一架訓練機墜入校園,至少19死
觀察者網觀察者網官方賬號 07.21 19:43
孟加拉國空軍一架教練機墜毀 至少19人死亡
央視新聞2025-07-2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