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對兒,看上去是多么般配啊。
男帥女俊,一個是著名影星,一個是川劇表演藝術家,都不是平庸之輩。
誰能想到,他們的日子,竟然過成后來那個樣子。
1949年5月7日,馮喆和張光茹在香島的六國飯店舉行隆重婚禮。
時年27歲的新郎官挺拔帥氣,天生帶有一種儒雅的氣質。
19歲的新娘子青春靚麗,看上去似乎溫柔可人。
這是一段不被親人、朋友看好的婚姻。
兩個人的出身、家世、文化程度、經歷和性格都相去甚遠。
馮喆出自顯赫人家,他的父母希望兒子迎娶一位知書達理的大家閨秀。
張光茹不識字,9歲就開始唱川劇,幾番遭遇男人欺侮,與理想兒媳的差距過于懸殊。
愛情的力量還是沖破了種種阻力,兩個年輕人有了一個小家,過了一段甜蜜的新婚生活。
幸福,總是那樣短暫。
婚后的馮喆佳作連連、名滿天下,成了上影廠的當家小生。而張光茹因為口音的問題,說不好話劇臺詞,事業受挫、心情郁悶。
慢慢地,他們的矛盾越來越多,兩人不但頻繁爭吵,甚至還會動手。
按照如今的普遍說法,二人家庭生活不順,主要原因在張光茹。
因為早年被欺侮的經歷,婚姻中的她不但猜忌、控制對方,還會用極端手段報復,最終導致自己失去了生育能力。
馮喆這樣有才有貌的大帥哥,當然不乏追求者。
甚至有人求之不得,還會“潑臟水”。
這樣的事情,上影廠當年早就調查清楚了,馮喆是清白的。
但是1961年的“尾隨”事件,確實很難解釋。
逛商店時看到了一位品貌俱佳的陌生女士,不說話,就一直跟在姑娘后面走,后來就被人家抓住了。
這一次,他說不清楚了,到底為什么啊?
這直接導致他被調離上影,也失去了參選22大影星的資格。
后來在峨嵋廠遭遇不公平時,馮喆有時會偷偷跑出來,與一位同情他的年輕女影迷見面,這大約是他悲苦境遇的一點點慰藉。
這兩件事都發生在他們夫婦的分居期間,雖然沒有什么實質性的事情,但是對于張光茹來說,是不能忍受的。
她做的那些事,在那個年代,也很常見。
馮喆先生離去的地方,在成都市大邑縣安仁鎮。
1969年6月,在安仁中學的柴房里,年僅48歲的才子帥哥,走完了他的人生路。
現在,那里是一所價格蠻高的國際學校。
有位作家曾與馮喆一起“勞動”,他說馮喆性格開朗、人也靈活。
這位作家寫的“交代”材料不合格,馮喆還給他遞紙條,告訴他怎樣“過關”。
常有朋友把馮喆先生和孫道臨先生并列、對比,他們二人的確有些相似之處。
馮喆先生身上的“疑點”,恐怕沒有“說清楚”的機會了。
本文為我來我看見原創作品,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