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們給大家介紹了上官云珠的大兒子張其堅。
他因為從小跟隨親生父親張大炎生活,待在母親上官云珠身邊的日子有限,所以受上官云珠的影響不大。
他一生沉穩內斂,與世無爭,甘做一個隱入塵埃的普通人,雖不像母親那般光芒耀眼,但卻也因此躲開了更多紛擾和災禍。直到現在,88歲的他,仍慈眉善目,精神矍鑠。
但他那同母異父的妹妹,卻有著與他截然不同的命運。
那就是姚姚。
相比同母異父的哥哥張其堅,和同母異父的弟弟韋然,姚姚是待在上官云珠身邊時間最長的孩子。
因此受母親的影響,也最大。
她不僅眉眼長得像上官云珠翻版,美麗優雅,而且性格也像,很要強,心里有什么苦,也不肯說出來,寧愿自己扛。
她似乎一生都在與母親進行抗爭,不想被培養成另一個“上官云珠”。
更誰能想到?她的最終命運,竟然還是和母親上官云珠,如出一轍……
一、
上官云珠和姚克結婚的時候,才23歲,姚克38歲。
姚克原名姚莘農,是安徽歙縣人,1905年出生于福建廈門。
他自幼飽讀詩書,聰慧過人,20多歲便開始致力于翻譯事業,將國外的優秀文學作品翻譯成中文,又將中國作家的優秀作品,翻譯成英文,推廣和介紹到全世界。
姚克
1937年,抗戰爆發,姚克參與創作了三幕話劇《保衛盧溝橋》,上演后引起巨大反響。
此后,他又創作了多部話劇,在三十四年代的上海影劇界,是個極具影響力的風云人物。
1941年,姚克在上海何氏照相館老板何佐明的介紹下,認識了尚在何氏照相館當開票員的上官云珠。他被上官云珠的驚人美貌和曼妙風情所深深打動。當聽說上官云珠也有進入影劇圈闖蕩一番的心愿后,他決定為其提供幫助。
上官云珠在何氏照相館所拍的美人照
在姚克的介紹下,初出茅廬的上官云珠,很快就得到了在話劇《雷雨》中出演四鳳的機會。
眼看著一顆影劇新星,冉冉升起。
但隨著上官云珠聲名鵲起,和社交應酬活動的增多,這就引起了她當時的丈夫張大炎的強烈不滿。
上官云珠和張大炎
張大炎從一開始就不希望上官云珠在外面拋頭露面,再加上演藝界關系復雜,常有流言蜚語傳出,就更讓張大炎心生芥蒂。
但上官云珠生性好強。她一心想做個獨立女性,不愿成為丈夫的依附品。
所以依然我行我素。
這就使她原本和睦的家庭,變得搖搖欲墜。
是的,在這之前,上官云珠已經有了第一段婚姻,并且還生下了兒子張其堅。
她1936年嫁給了家鄉首富之子張大炎,第二年他們的兒子張其堅就來到了這個世界上。
一家三口,也曾其樂融融。
但這份婚姻卻隨著上官云珠在上海灘影劇界的名氣越來越大,而張大炎又始終不愿理解也不肯接受妻子的選擇,所以到最后只能是勞燕分飛。
上官云珠和張大炎的離婚協議書
1943年春天,他們辦理了離婚手續。兒子張其堅被張大炎帶回到家鄉江蘇江陰的長涇鎮生活。
1943年7月,上官云珠就嫁給了姚克。
1944年8月10日,兩人的女兒姚姚出生,小名叫貝貝。
姚姚可以說是含著金湯匙來到這個世界的孩子。
彼時母親已經成為轟動上海灘的影劇明星。
而父親更是在影劇界擁有一定話語權的大才子。
所以姚姚的生活環境,極其優渥。
她像溫室的花朵,被母親精心呵護。
上官云珠從一開始,就想將女兒培養成優雅的淑女,給她最好的物資條件,但對她的一言一行,都有極其嚴格的要求和標準。
其實這段婚姻,如果可以更長久一些的話,那么對于姚姚來說,一定會更安穩的感覺。
然而影劇界的夫妻關系,一向動蕩,反應到孩子身上,就是缺乏穩定性和安全感。
這不,姚克和上官云珠剛結婚沒多久,就趁上官云珠帶女兒外出巡演的時候,而和另外一名富家女,“婚內出軌”了。
上官云珠是個剛烈性子的女人,脾氣很火爆,一聽這消息,就炸了,堅決要和姚克離婚,而女兒由自己獨自撫養。
1946年,上官云珠和姚克離婚的時候,姚姚才兩歲。她剛學會叫爸爸,但又突然失去了父親。
姚克和新婚的妻子,去了香港。從此有20多年的時間,父女之間,沒有任何聯系。
而上官云珠又忙于自己的演藝事業,一心想做那個拔尖的人。
所以更多的時候,小小年紀的姚姚,就總是一個人玩,懷里抱著個洋娃娃,低垂著眼簾,走來走去,好像有什么心事似得。
由此我們可想而知,這孩子的心里,得有多么孤單?
但上官云珠卻不允許自己的女兒,有任何不優秀的地方。
她對姚姚,就像對自己一樣要求苛刻。
她為姚姚提供了像“小公主”一般的物質條件,每天喝牛奶,身上的衣服,也全都品牌高檔貨。甚至,姚姚在上海的奢侈品鞋店,還有自己的腳模,連鞋子都是訂做。
可同時,她又在姚姚4歲的時候,就要求她學彈鋼琴,還為她找了最好的老師。每次姚姚坐在鋼琴邊,身子必須挺得板正,而且不許彈錯一個音符。不然,上官云珠就會上手開打。
姚姚也懂得母親的用心良苦。
可越是這樣,她就越顯得不開心。
在家里的話,也越來越少。
直到一個笑容和煦的陌生叔叔,出現在她們家。
二、
1950年,姚姚看到一個名叫程述堯的叔叔,經常會到他們家做客。
姚姚很喜歡這個叔叔。因為他永遠都那么和藹可親,猶如溫暖的春風,和母親的凌厲,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程述堯是就讀于燕京大學教育系和畢業于輔仁大學的高材生,英文水平很高,曾在中央銀行擔任過英文秘書。但因為他個人酷愛藝術,所以創辦過“南北劇社”,與黃宗江、黃宗英、孫道臨、于是之、衛禹平等都是同事。后來還在昆侖影業公司擔任過金山秘書,還在電影《大團圓》中,扮演過沈浩然一角。
他的第一任妻子,是好友黃宗江的妹妹黃宗英。兩人于1948年離婚。
1950年,程述堯在擔任上海蘭心大戲院副經理期間,被在這里出演話劇《紅旗歌》的上官云珠那絕代風華所吸引,從而對其展開猛烈的追求。
程述堯與上官云珠之前交往過的姚克、藍馬等名人都不一樣。盡管他也熱愛表演,但他的性格卻更為踏實忠厚。所以人人都說這一次上官云珠找到了一個好男人。
姚姚也很喜歡程述堯這個繼父。大概是他對自己,比母親更有耐心,也更為善解人意。姚姚雖是小孩,但卻知道,這個程叔叔,對自己是真的好。
所以1950年8月,母親和程叔叔結婚后,她就主動改口,叫程述堯為“爸爸”。
她甚至還對程述堯說:從此以后,我就姓程了,叫程姚姚。
小孩子,往往只會表達自己最真實的心聲。
1951年5月13日,上官云珠為程述堯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小名為燈燈。這年程述堯34歲,終于有了自己的兒子,喜不自禁。但他對姚姚,還是跟過去一樣親,視如己出。
那應該是姚姚在童年時,過得最舒心最快樂的一段日子。
她在“程爸爸”面前,話也多了,笑容也多了。
可好景不長。沒想到沒過兩年,自己的母親,竟然又和“程爸爸”離婚了。
原因是“程爸爸”在蘭心大戲院任職期間,漏記了一筆活動費用。結果當“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三反運動來臨時,他被單位的同事舉報,稱他貪污了690塊錢。
程述堯是富家公子出身,他并沒把這筆“小錢”放在心上,并天真地認為,只要自己把這筆錢給補上了,這事也就過去了。
可誰能料到,他這一舉動,卻正好將他“貪污”的罪名,給坐實了。
這可把上官云珠的肺都氣炸了。
那時,上官云珠也正積極地改變自己呢。
她是在舊時代擅長扮演交際花、姨太太的美艷明星。可到了新社會,銀幕上需要的是更多的“工農兵”形象。上官云珠的氣質和戲路,顯然不合時宜。所以她只被評為“四級演員”,遭到冷遇。
可上官云珠從來不信邪。你越說我不行,我就越表現出“我行”。
為了改變戲路,她不斷地下農村、工廠去體驗生活,還緊跟潮流,走在了各項運動的最前列。
所以,當聽說丈夫程述堯因“貪污”而接受管教一年的消息后,她又一刻也不能忍,一定要和程述堯離婚,絕不能允許他影響到自己的進步。
可是姚姚卻很舍不得“程爸爸”的離開。
大人的盤算她當然不懂,但她卻非常明白,誰才是真正對自己好的人。
因此1953年,母親和“程爸爸”離婚后,她不顧母親的反對,仍堅持和“程爸爸”來往。她和弟弟燈燈的感情,也很深厚。似乎只有和“程爸爸”和燈燈在一起,她才會更安心和踏實。
1955年,上官云珠經過一番努力,終于“時來運轉”。她意外得到了在戰爭片《南島風云》中出演女主角符若華的機會。
她當然知道這次表演的重要性,所以幾乎交付自己的全部心血。她把姚姚交給自己的母親看管,然后就去了海南島體驗生活和拍外景。而當她從外景地回來,姚姚幾乎認不出母親了。因為眼前的這個人,變得皮膚粗糙,滿臉通紅,還生滿痱子。
但也正是這次“脫胎換骨”的演繹,使得上官云珠重又回到一線的位置。
姚姚眼看著母親又開始忙碌起來了,不間斷地拍戲,不間斷地出外景,不間斷地接受采訪。她能感受到母親的容光煥發,也知道母親作為“大明星”在影迷心中是怎樣的閃耀。
但這些,又與她有什么關系呢?她并不認為做“明星”是多么快樂的事情。甚至,她比任何人都清楚,母親為了維護自己的榮耀,她究竟付出了怎樣的代價。
這時她的家里,又多出了一個姓“賀”的叔叔。她并不喜歡這個賀叔叔,總與他保持距離。她仍然不斷去找“程爸爸”。而“程爸爸”也不時帶她去逛公園,或吃好吃的,如同父女。
那才是她最放松的時刻。
而和母親在一起,她總會很緊張,生怕自己做錯事,引來母親的不高興。因為母親脾氣爆是出了名的。
在上官云珠的設想中,姚姚是應該成為鋼琴家的。但鋼琴卻并非姚姚最愛,所以從一開始就很排斥。上官云珠很生氣,但又無計可施,于是只好找來自己的好朋友周曉燕,來教女兒學聲樂。
姚姚和母親及外婆合影
1963年,姚姚進入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學習。盡管她已經是19歲的大姑娘了,但母親還是對她動不動就發火。
這年放暑假,燈燈從北京到母親家住一段時間。他就親眼看到,姐姐不知怎的惹到母親,只見母親上前就給了姐姐一耳光。燈燈在旁邊嚇得夠嗆,連大氣兒都不敢出。而姚姚呢,則在母親坐下吃飯的時候,乖乖地拿起一把扇子,來給母親扇風。
姚姚對母親態度的轉變,發生于1966年那場運動到來的時候。
當全國的年輕學生都在高呼“打倒一切牛鬼蛇神”的時候,姚姚也不由自主地被裹挾到了其中。
她站到了母親的對立面。
三、
其實在1964年的時候,上官云珠的日子,就已經開始不好過了。
她在這之前,接連出演了謝鐵驪執導的《早春二月》,和謝晉執導的《舞臺姐妹》。她在這兩部電影中呈現了出神入化的演技。然而這兩部電影,卻全都被打成了“毒草”。
再加上上官云珠是“三名三高”的一份子,自然成為重點打擊的對象。
而恰在此時,她又被查出患上乳腺癌,后來又轉移到腦部。這導致她的腦功能受損,一度喪失讀寫能力。
但在她住院期間,姚姚拒卻絕到醫院探望,因為她要和母親“劃清界限”。
不僅如此,1966年5月,姚姚還專門寫了張“炮轟”母親的大字報,以表示自己是“可教育好的對象”。
這時的上官云珠虛弱到連開口說話都已經很艱難,她當然更難“控制”住校不回家的姚姚。
再說當時的形勢,也不允許她對姚姚表現出自己的“強勢”。
因為姚姚的身邊,多了一個男朋友,是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的學生,名叫燕凱。
燕凱是高干子弟。在學校里旁若無人地和姚姚戀愛,無人能阻止。
最關鍵是,燕凱還是音樂學院“造反小將”中的頭頭。
所以,上官云珠盡管很放心不下姚姚,但也無計可施。
而終于飛出母親“掌心”的姚姚,這時如小鳥一般,感覺自由自在。
并且她的男友,不僅高大魁梧,而且還很霸氣,能給予她足夠的安全感。
1968年的深秋,上官云珠按捺不住對女兒的思念,寫了封信給姚姚,懇求她見一面。
但令姚姚怎么也沒想到的是,這竟是她和母親的最后一次相見。
1968年11月23日凌晨,上官云珠因不堪忍受無休止的折磨,和強加在自己身上的莫須有的罪名,最終選擇跳樓自盡,去世時,年僅48歲。
當姚姚接到這個消息時,她整個人都懵了。
她和燕凱一起處理母親后事時,她的眼淚就沒斷過。但她一句話也不敢說,因為身邊有很多人,在監視。
兩個月后,姚姚給在北京的燈燈寫了封信,讓他趕緊到上海來一趟。在見到燈燈后,她就將他拉到了學校角落里的琴房,關上門,她就大哭起來:媽媽沒了。
那一刻,她才敢盡情釋放對母親的哀思,以及愧對母親的悔恨。
盡管她并不滿意母親對她簡單直接的教育方式,和太過苛刻的要求,但并不表示她不愛母親。
母親的猝然離去,使她痛徹心扉。
當時姚姚即將從上海音樂學院畢業。但其實那時上海音樂學院已經非常亂了,老師都已經被打倒,學生也沒東西可學。姚姚很快被下放到江蘇溧陽的一所農場。那里的生活環境很艱苦,這對于從小在溫室里長大的“嬌小姐”姚姚來說,很難適應。
可好在她的心中有愛情可以撫慰漫長的時光。
但1970年3月9日這天,農場突然來了一幫人,將她隔離起來,并問她與燕凱的關系。她說:你跟你愛人是什么關系,我跟燕凱就是什么關系。
結果,兩個月之后,她才得知,就在她被拉去問話的前一天,燕凱也因為不服別人強加給他罪名,而選擇用剃須刀了解了自己的性命。
兩年之間,自己身邊兩位最親近的親人,都以非正常死亡的方式,了斷了自己的生命,這讓年輕的姚姚,該如何面對哦?所以一夜之間,她原本烏黑的頭發,就變白了幾縷。
這之后,姚姚深居簡出,處于自閉的狀態。
她唯一想見的人,就只有“程爸爸”了。
卻沒想到,在“程爸爸”家,她又遇見了一個男生。
四、
當時程述堯已經再婚,娶了一位名叫吳嫣的女士為妻。
但程述堯對姚姚依然很好。尤其是上官云珠離世后,他對姚姚更加關心備至。
姚姚(中)和“程爸爸”及吳嫣合影
1972年的一天,“程爸爸”的一位老朋友到家里來做客,老友還帶了自己的兒子一起過來。
而姚姚一看那個叫小K的年輕人,就猛地一怔。因為,他的眉眼,長得實在太像燕凱了。
27歲的姚姚,和17歲的小K,走到了一起。
而一向寵溺姚姚的程述堯,這一次卻堅決反對他們的交往。
老年的程述堯
可姚姚顯示出了和母親一樣的任性。無論“程爸爸”怎么約束她,她都不愿跟小K分開。
甚至,她還懷上了小K的孩子。
這下事情就鬧大了。
1972年11月,姚姚面臨畢業分配,在學校參加體檢,結果被查出未婚先孕。這在當時,是非常“丟臉”的事情,所以頓時引起一片“嘩然”。而學校,也將她當成了“反面典型”。
姚姚覺得在上海是待不下去了,就和小K商量,一起去深圳,然后想辦法偷渡到香港,再轉道去美國。
原來,在上官云珠去世前,與姚姚最后一次見面的時候,曾對姚姚說過一句話:如果日子實在過不下去,就去美國找你的親生父親。
而小K的母親,也在美國。于是兩個年輕人,就都產生了去美國尋親的想法。
但他們剛到深圳沒多久,“逃跑”計劃就泡了湯。因為小K很快就被抓住關了起來。而姚姚則因懷有身孕和沒有實施偷渡而僥幸逃過一劫。
1973年1月17日,29歲的姚姚,在上海的一家醫院里,生下了一個男嬰。
但她也很明白自己沒有能力撫養這個孩子,所以當她聽說醫院的一對夫婦想要收養這個孩子時,她忍痛答應了他們的請求。
她的弟弟燈燈后來回憶說,姐姐那段時間心情很糟糕,白天看著沒什么異樣,但一到夜里,就偷偷地哭。
她從此,與自己的親生兒子,就再也沒有見過面。
姚姚和弟弟燈燈的關系很好
而且姚姚的畢業分配,也很不順利。
她原本有機會被分配到上海樂團合唱團的。但因為“未婚生子”,所以學校決定給她處分,將她分配到黃山農場。姚姚拒不答應。后來學校又將她分去湖南,她也不去。
此時她那同母異父的哥哥張其堅遠在東北哈爾濱,而同父異母的弟弟燈燈則在北京。在上海,她是無處可去了。母親的家回不去,“程爸爸”的家,她也沒臉再回去。
程述堯
最終是一位姓商的好心阿姨,接納了她。商阿姨是母親的朋友,她在姚姚走投無路之際,伸出了援手,并像母親一樣照顧她。
后來小K被刑滿釋放,想見姚姚一面,但商阿姨不想姚姚再受傷心,所以沒有答應他的要求。
1975年,在商阿姨的不斷奔走之下,終于聯系上了浙江歌舞團,對方表示愿意接受姚姚。
這讓姚姚異常興奮。
她覺得自己“重生”的日子,就要到了。
1975年9月23日,姚姚計劃和自己那幾個要好的朋友搞一次聚會,告個別,然后第二天就去浙江歌舞團報到。
這天她換上了漂亮的連衣裙,因為天空在下雨,所以她又加了件雨衣,就騎著自行車出門了。
可是當她剛騎到南京西路那一段的時候,突然一陣風吹來,她的雨衣被吹成了傘狀,遮住了她的視線。而恰在此時,一輛重型卡車駛來,掛鉤掛住了她的雨衣,將她連人帶車,全都拖進了后輪之下。
那年,她才31歲。
她因為經歷奇特,所以還沒有參加過一天工作。
她出生在一個名門之家。可是親生父親從她兩歲起,就沒有對她負起過任何責任。母親則剛烈而強勢,使她自幼沒有安全感,對自己的認知,也常常出現偏差。
她曾以自己的方式,與母親進行“抗爭”。但她卻不知道,有些東西,她根本扛不過。
她并不想過如母親那般艱難的生活,也不想成為母親的“翻版”,可為什么,她的命運,竟還是和母親,如出一轍?全都紅顏薄命。
她的“程爸爸”,她的燈燈弟弟,她愛過的燕凱、小K,還有那個善良的商阿姨,都曾是她生命中溫暖的光。但他們,都沒能看到她生命閃光的時刻。
她死后,骨灰無人認領。這一點,也和她的母親一樣。
直到25年后的2000年,她的哥哥張其堅,和弟弟韋然,才在上海的郊區,選了個地方,將她的在上海音樂學院的學生證,和母親戴過的圍巾、老花鏡一起,合葬成了一個衣冠冢。
這之后的2013年,她的弟弟韋然費盡全力,輾轉找到了她的兒子。這時,她的兒子已經40歲了,人到中年,早已結婚,也有了一個5歲的兒子。
如今她已離世50年,她的兒子已經52歲。而她的孫兒,也已經有17歲了。他們安穩地生活在某座城市的一隅,平靜地過著自己的生活。也只有在一些特殊的日子,他們會到那座衣冠冢前,為母親和外婆,敬獻一束代表哀思的鮮花。
盡管他們從未見過,但血濃于水的情感,卻又怎能割舍得斷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