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上午,賽得利第五屆公益夏令營組織50名營員前往荔城區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開展非遺研學體驗活動,通過沉浸式體驗,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旨在讓營員近距離接觸莆田特色非遺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活動當天,小營員在講解員的帶領下,漫步古色古香的文化街區,參觀莆田錯金銀、皮雕、留青竹刻等非遺主題展館。在非遺工坊內,孩子們親自動手體驗扎染技藝和油紙燈籠制作,從浸染布料、繪制圖案到組裝燈籠,每個環節都充滿新奇與樂趣。
此次活動以“實地參觀+動手實踐”模式,打破了傳統文化教育的時空限制。“今天做燈籠太開心啦,我通過老師的講解,知道了原來燈籠有好多種款式,我做的是送福燈籠。雖然自己畫的燈籠沒有特別好看,但特有意義,紙燈籠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成就感,今天玩得盡興,收獲也很多?!毙I員陳睿澤邊展示自己的作品邊對記者說道。
據了解,賽得利公益夏令營已連續開展五年,在解決兒童暑期看護基礎需求的同時,更聚焦精神滋養,陸續將莆田民俗文化、非遺文化納入活動體系,累計開發多個特色文化課程。本屆公益夏令營于本月7日開營,吸引了社區近百名孩子參加。此次非遺文化體驗活動是最受期待的項目,以“行走的課堂”形式讓孩子們系統性接觸市級非遺項目,利用假期學習更多地方特色文化。
來源:莆田晚報 全媒體記者朱國慶
責編:徐寅生
編審:崔玉輝
審核:嚴紹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