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剛把越南按在談判桌上,自以為敲定了一份“大賺”的關稅協議,結果,越南不僅沒有和美國靠近,更為重要的是,越南卻選擇了中國。
7月20日,中國國防部官宣:本月下旬,越南軍方和中國將舉行陸軍聯訓,地點在中國廣西某地,這是中越雙方首次開展陸軍聯訓。
然而,越南和中國選擇聯合軍演釋放了什么信號呢?
一紙空文的協議,一記響亮的耳光
7月2日,特朗普高調宣布美國將對越南商品征收20%至40%的重稅,而越南則要對美國貨敞開大門,實行零關稅。
這消息一出,世界都以為越南“跪了”,不僅自家利益受損,更像是在中國的背后捅了一刀,畢竟誰都知道,越南轉運的商品大多來自哪里。
可劇情偏偏沒按常理發展,越南高層被特朗普的“官宣”徹底激怒,直言美方公布的條款與談判內容根本不是一回事,這哪是協議,分明就是一場“霸王硬上弓”的騙局。
眼看謊言敗露,特朗普只好尷尬承認,協議確實還沒簽,這種為了面子不惜公開撒謊羞辱對手的做派,徹底點燃了河內的怒火,也為后面的一切埋下了種子。
這股怒火,很快就找到了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出口——中越“攜手同行-2025”陸軍聯合演訓。
槍桿子的握手,遠比生意桌上的許諾更真實
海軍空軍的合作大家見過,不足為奇,但陸軍是一個國家看家護院的核心力量,是國家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線,在如此敏感的邊境地區搞聯合演習,歷史上還是頭一遭。
這個動作的潛臺詞已經不能更明顯了,它仿佛在告訴全世界:經濟上,可以迫于無奈跟美國人做生意,但在安全上信的是身邊的鄰居,而不是遠在天邊的“承諾”。
槍桿子握在一起的信任,遠比生意桌上的口頭許諾,來得更真實,也更讓河內安心,越南的轉向,絕非一時沖動,而是內外權衡后的深思熟慮。
要知道,越南內部剛剛經歷了一場高層權力的重新洗牌,以蘇林為代表的新領導班子,本就不是華盛頓眼中的“理想人選”。
美國喜歡的是那些聽話的、能為自己利益服務的代理人,這場聯合軍演,既是對外亮明姿態,也是對內穩固軍心。
更重要的是,越南正在憋著一股勁搞發展,大刀闊斧的行政改革,加速推進的南北高鐵項目,樁樁件件都離不開一個強有力的外部伙伴,放眼全球修高鐵這活兒,德國技術老舊,日本自顧不暇,誰能拉越南一把,答案只有一個。
其實,越南的選擇也告訴其他國家,在中美牌桌上左右逢源的時代結束了。
越南的選擇是一個縮影
過去,美國扶持越南、印度,是想用它們來替代中國,拆解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可如今,中國制造業早已不是當年模樣,與周邊國家的產業關系,也從你死我活的競爭,變成了優勢互補的合作。
這就像一個產業生態圈,中國向更高端的研發設計攀升,自然需要一個可靠、高效的生產基地來承接轉移出來的產能。
越南近億的年輕勞動力,與中國相近的文化,簡直是為這個角色量身定做,美國可以把產業轉移到日韓,再用駐軍和盟友關系牢牢控制。
中國同樣可以把產業鏈延伸到越南,用文化和地緣的天然親近感,打造一個更緊密的“華語經濟圈”,地緣政治的天平早已傾斜,在第一島鏈乃至第二島鏈內,中美博弈的風向早就變了。
對于越南這樣緊貼著中國的國家來說,那種在中美之間反復橫跳、待價而沽的好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然而,越南這一連串的動作,無疑是在東南亞扔下了一顆石子,漣漪效應很快就會顯現,畢竟,誰不渴望承接中國轉移出來的巨大產業紅利呢。
但這一步也徹底惹毛了特朗普,以他睚眥必報的性格,絕不會輕易放過這個“不聽話”的小國,那份懸而未決的關稅大棒,恐怕會以遠超20%的力度狠狠地砸下來。
到那時,越南最需要的是戰略耐心,不必急著向美國低頭,大可以冷眼旁觀,看看特朗普如何與歐盟、日韓這些傳統盟友繼續纏斗,畢竟,一個內外交困的美國,他的談判桌,并非堅不可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