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響應國家關于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號召,關注鄉村兒童心理成長需求,7月22日,山東理工大學“魯約篤行”實踐團走進山東省聊城市冠縣清泉街道新城社區,為當地孩子們帶來了一堂生動活潑的心理健康課。實踐團成員通過游戲互動、情景模擬、繪畫表達等形式,引導孩子們敞開心扉,學會情緒管理,傳遞溫暖與關愛。
互動課堂:寓教于樂,傳遞心理知識
實踐團成員為孩子們講述了孟母三遷的故事,傳遞孟母為子擇鄰而居的智慧,引導孩子們理解成長環境對心理健康的重要影響。課堂上,孩子們用畫筆描繪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成長空間",在創作中強化心理健康意識。這種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心理學相結合的創新教學方式,既傳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又為鄉村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思路。
解密“眼見為實”的心理密碼
實踐團成員展示了經典的"繆勒-萊爾錯覺圖",兩條等長的線段因箭頭方向不同而顯得長短不一。孩子們瞪大眼睛,目光緊緊跟隨團隊成員,認真了解“眼見不一定為實”的心理健康知識。隨后進行的"魔術環節"中,成員們演示了幾個簡單的視覺魔術,進一步引發孩子們對"眼睛會騙人"的思考。緊接著團隊成員用經典的“艾賓浩斯錯覺”實驗展示了兩張完全相同的黑色圓圈圖片,在成員的引導下,孩子們上臺測量圓圈的大小,切身感受到“眼見不一定為實”的心理健康知識。
繪畫療愈:用畫筆表達內心世界
為幫助孩子們更好地表達內心情感,實踐團成員組織了一場“畫出你的心情”活動。孩子們用彩筆在白紙上自由創作,描繪近期的情緒狀態。有的孩子用明亮的色彩畫出陽光和花朵,表達快樂的心情;也有孩子用深色線條勾勒出復雜的圖案,反映內心的困惑。實踐團成員仔細觀察每一幅畫作,并通過溫和的提問,幫助孩子們理解自己的情緒,學會用健康的方式釋放壓力。
此次心理健康課程不僅為孩子們提供了彌足珍貴的情感陪伴和內在支持,更有力地促進了他們自尊、自愛與心理健康的全面成長。未來,“魯約篤行”實踐團將繼續深入鄉村,開展更多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為鄉村兒童提供持續的心理關懷。
(供稿單位:山東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周雨欣 、陳詩雨、徐林霖、郭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