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際局勢那叫一個風云變幻,咱們中國可是妥妥地站在了風口浪尖。
歐盟高官還沒邁進咱北京的大門呢,就開始隔空“發號施令”,給咱劃出兩條刺眼的“紅線”;
法國媒體也跟著瞎起哄,對咱國內的雅魯藏布江電站項目指指點點。
歐盟高官未到,先劃“紅線”
歐洲理事會主席和委員會主席計劃在七月底開啟他們的東方之行,可有意思的是,他們把第一站選在了東京,這行程安排就像是在無聲地宣告著某種態度。
原本傳得有模有樣的兩天峰會,臨了居然被壓縮成了一天。
在外交這個大舞臺上,時間的變化那可都是有深意的,這一壓縮,明眼人都能看出,中歐關系如今是有點緊張啊。
緊張在哪呢?聽聽歐方那又高又急的聲音就知道了。
他們張嘴就指責中國支持俄羅斯的國防工業,這話說得那叫一個重,直接就把這事兒和歐盟自身的國家安全給捆綁到了一起。
另一邊,對于中國實施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他們也是大為不滿,跳著腳要求中國立刻取消,理由是這“危害了歐盟企業的供應鏈”。
更離譜的是,歐盟首席外交官在臨出發前,又隔空朝著中國喊話,給咱劃下兩條“紅線”:
一是要求中國必須把貿易政策改成歐盟喜歡的模樣;二是強硬要求中國切斷和俄羅斯的貿易合作。
這話說得,滿滿的都是居高臨下的感覺,就好像在說:“我們來了,這是給你天大的面子,你得求著我們合作,所以最好乖乖聽話。”
可他們忘了,如今的中國,早就不是那個任人拿捏的國家了,地球離了誰都照樣轉,咱們走自己的發展之路,用不著看別人的臉色。
“產能過剩”的鍋,中國不背
說到中歐關系,經貿問題就像一根扎在中間的大刺,格外顯眼。
就在歐盟代表團忙著準備行李的時候,大洋彼岸的G7集團已經提前“串通一氣”,打算聯手用更狠的手段來對付所謂的中國“產能過剩”問題。
他們把中國描述成一個洪水猛獸,說中國的商品像潮水一樣,要把全球市場給淹沒了。
德國財長更是不客氣,那話簡直就是在抹黑中國產品,他把中國物美價廉的產品暗喻成涌向世界的“垃圾產品”,那語氣里的輕蔑,簡直都要溢出來了。
這種論調,和歐盟要求中國調整貿易政策的喊話,如出一轍,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就是西方在經濟上協同起來給中國施壓。
可這所謂的“產能過剩”,到底是基于事實,還是西方戴著有色眼鏡的傲慢偏見呢?
其實啊,“產能過剩”這個詞,聽起來好像挺專業,實際上就是西方給中國精心準備的一頂“黑帽子”。
說白了,就是中國造的東西又多又好還便宜,他們競爭不過了,就想出這么個借口來打壓中國。
過去幾十年,西方國家美滋滋地享受著中國廉價商品帶來的低通脹福利時,怎么沒見他們說“產能過剩”呢?
現在,當中國制造從中低端一路向上,在新能源汽車、光伏這些新興賽道上跑到了前面,他們就坐不住了,開始大喊大叫,說市場被“扭曲”了。
這背后,是他們一種根深蒂固的偏見在作祟,他們覺得中國就只配在產業鏈下游干些苦力活,一旦中國想往上走,在他們眼里就是“不公平競爭”。
就拿德國財長說的“垃圾產品”來說,這簡直就是荒謬至極。
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不管是技術、設計,還是性價比,在全球市場上那都是有實實在在的口碑的,消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銷量就是最好的證明。
把競爭對手的優勢產品貶低成“垃圾”,這哪里是在討論經濟,分明就是在宣泄他們因為失去優勢而產生的焦慮和不甘。。
他們這么做,無非就是想給未來實施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找個借口。
用“產能過剩”和“垃圾產品”這些標簽,把中國塑造成一個破壞市場規矩的壞角色,好讓他們堂而皇之地關上大門,保護自己那點落后的產業。
雅魯藏布江電站,西方無端指責
在中歐關系因為這些事兒鬧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中國西部一項超級工程又被西方輿論給盯上了。
中國正式宣布,要在雅魯藏布江下游投資上萬億,興建五座梯級水電站。
這可是個了不起的項目,一旦在2030年代建成,發電量將遠超三峽。
不僅能為無數家庭送去光明,給西藏的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對中國的能源安全也有著非凡的意義。
這本是咱們國家主權范圍內,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可消息一傳出,反對的聲音就從遙遠的歐洲傳了過來。
法國媒體一馬當先,跳出來聲稱這會造成“不可逆轉”的生態災難,還說會威脅下游數百萬人的生計,甚至危言聳聽地暗示會導致河流干涸或者洪水滔天。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中國的設計方案可不是他們說的那樣簡單粗暴地建一座大壩,而是采用五座小型梯級水壩和隧洞引水相結合的方式。
運用最先進的工程技術,就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對下游水文的影響。
這些西方媒體,在對基本事實都還沒搞清楚的情況下,就開始妄加指責,那偏見簡直都要寫在臉上了。
任何一個國家在自己的領土上搞建設,這都是天經地義的事兒,輪得到他們在這說三道四嗎?
背后的政治操弄
媒體發聲只是這場鬧劇的前奏,一些歐美的非政府組織(NGO)也迅速跟進,利用輿論平臺,大肆渲染中國水電站對下游國家的“威脅”。
他們甚至公開呼吁印度等國站出來表態,那挑撥離間的意圖,簡直就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這也不是他們第一次干這種缺德事兒了,當年瀾滄江修建大壩的時候,他們就用過同樣的招數,故技重施,一點新意都沒有。
對于這些無端指責,中方的回應那是相當明確:這些說法毫無科學依據,純粹就是政治操弄。
咱們都知道,水電站本身就有調節豐枯、防洪抗旱的作用。
而且,中國一直都和下游國家保持著密切的溝通,還和印度簽署了水文數據分享協議,連續二十年向聯合國提供數據。
這透明度和誠意,那是有目共睹,無可指摘。
說到底,那些反對雅魯藏布江水電項目的,他們真正關心的根本不是什么環境,而是政治。
這個項目一旦建成,巨大的投資必然會極大地提升西藏的經濟水平,改善當地民生福祉,讓雪域高原和內地的聯系更加緊密。
而一個團結、繁榮、穩定的西藏,恰恰是某些外部勢力和流亡集團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他們才會想盡辦法來抹黑、阻撓。
對于歐盟的無理要求和西方媒體的無端指責,咱們絕對不會妥協,會用實力和事實讓他們知道,中國不是好惹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