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陳曉懿,1974年出生,廣東省懷集縣人,現任清遠市陶編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曉懿麻編書院院長(麻編技藝傳承人)、香港達德大學非遺文化學院院長,原廣東省清遠市農業企業家協會黨支部書記兼秘書長清遠市農業品牌促進會秘書長,廣東省勞動模范、廣東省三八紅旗手、廣東省鄉村工匠高級工程師。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勞模學院2022級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廣東)學生。
陳曉懿是一位將技能技術、理想信念、勤懇勞作以及卓越業績匯聚于一身的巾幗典范。二十年來,她扎根于農村,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從結滿沙糖桔的山地到豐收西洋菜的田間,再到農業企業家協會,她踏遍鄉村的每一個角落,將自己的青春無私奉獻給了農業產業的發展,以實干的精神書寫了無悔青春。
實干興農,奮斗立本
2000年,陳曉懿步入婚姻的殿堂,隨后便融入了丈夫的家庭生活。她目睹了丈夫家鄉陽山縣大山深處的窮困,以及鄉親們對擺脫貧困的急切渴望,于是決定棄商從農,將青春奉獻給大山。
2002年,陳曉懿從自家致富起步,承包150畝山地種植沙糖桔,開啟創業之路。道路雖然坎坷,但她腳踏實地成功闖過道道難關。五年后,果場喜迎豐收,當年總營業收入超20萬元,凈利潤超10萬元,還帶動10余人全職就業。隨著技術和果樹升級,果園營業收入與凈利潤逐年以100%速度遞增。至2011年,果園營業收入破百萬元,凈利潤超40萬元,她成為遠近聞名的“小富婆”、“桔鳳凰”,引領家庭在山區走出致富路。
陳曉懿并不滿足現狀。2007 年在村鎮政府的支持下,她發動農戶聯合組建沙糖桔專業合作社,注冊“粵峰”商標。在她帶領下合作社不斷壯大,社員達224戶,種植面積超5000 畝,豐產時年收超1300萬元,利潤達500萬元,帶動約1000人提前脫貧。合作社不僅為農民帶來了收益,還推動了產業發展。2012年前后,陽山縣沙糖桔種植蓬勃興起,與四會沙糖桔形成互補。
陳曉懿為來協會調研的清遠市政府領導匯報工作
2015年,陳曉懿開啟西洋菜的研究與改良,將水種變旱種,成立陽山縣森南蔬菜專業合作社,探索西洋菜“良種良法”產業化。歷經兩三年的不懈努力,終于取得巨大成功。菜苗嫩勻甜爽,無蟲害,每年可收割10次左右,價高且供不應求。每畝年產值超6萬元,凈利潤超1萬元,帶動就業超200人次。合作社還建立了擁有SC生產許可證的生產加工基地,產品遠銷多地。如今,旱地西洋菜已成為陽山縣主導農業產業之一,同時也被評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為鄉村振興作出積極貢獻。陳曉懿也因其出色表現,2015年被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評為“廣東省勞動模范”榮譽稱號。
2019年,陳曉懿擔任清遠市農業企業家協會黨支部書記兼秘書長。在她的引領下,農業企業家協會榮獲了“四好商會”“4A級社會組織”等榮譽。
陳曉懿(左三)組織清遠市農業企業參加2023年粵澳名優商品展
榜樣引領,服務社會
信仰如同人生的燈塔,而陳曉懿對共產主義的信仰已深深融入她的骨血。身為清遠市農業企業家協會黨支部書記的她極為重視黨建工作,她對黨建的高度重視也得到了上級黨組織的認可,并且當選為新一屆的中共清遠市社會組織委員會委員。
作為勞動模范,陳曉懿以自身的光芒照亮著身邊的人,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如何更好地服務社會,為扶貧事業不遺余力地貢獻著。她曾先后被評選為陽山縣扶貧經紀人、陽山縣脫貧先鋒帶路人、“雙學雙比”活動優秀女能手、陽山縣第三屆助人為樂道德模范、清遠市鄉村新聞官、清遠市農業農村局“清遠市駐鎮幫鎮扶村專家指導服務團”團長、廣東省鄉村工匠職稱評審清遠評審委員會組長、清遠市科技特派員、清遠市鄉村振興公益主播、廣東省農村鄉土專家、廣東科貿職業學院特聘食品智能加工技術客座教授、華南師范大學勞動教育實踐導師等。
陳曉懿(右一)通過現場直播,介紹清遠特色農產品
在參政議政領域,陳曉懿的經歷同樣熠熠生輝。2016年她當選為中國共產黨陽山縣第十三次代表大會代表,同年當選為陽山縣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2017年當選為清遠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2024年,她再獲殊榮,被評為“廣東省三八紅旗手”稱號。
廣東機電工程學院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期間,陳曉懿與大學生分享勞模精神、勞動精神
技術立命,終身學習
陳曉懿的每一次人生轉折和發展,都能夠緊緊抓住農業發展的好時機,干出一番卓有成就的事業。這與她的學習經歷息息相關,在她的職業成長道路上,始終堅持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
陳曉懿組織26家會員企業參加“千企萬崗進校園 校企融合促發展”招聘會
高中畢業后,陳曉懿投身商界,轉而又投身農業領域,并在工作過程中取得了大專學歷。當她深感所學知識難以支撐理想時,在廣東省總工會的推薦和支持下,進入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勞模學院,系統攻讀人力資源管理專業。
在充滿朝氣的大學校園中,任課教師采用開放+啟發式的教學方式,通過引導式互動,鼓勵學生積極思辨。對于這些新穎的教學方式,陳曉懿感觸頗深,她說:“老師們視學生為學習的對象、貼心的朋友,師生間相互尊重、互學互促。”陳曉懿在《大學語文》《組織行為學》《人力資源管理概論》等學科的學習中,不僅汲取了豐富的理論知識,而且將理論知識用于指導工作。目前,她已經取得農業高級工程師職稱。
陳曉懿(右五) 參加勞模工匠創新研修班學習,與勞模同學在北京大學合影留念
讀書期間陳曉懿結識了許多優秀的勞模同學,聆聽學習他們的奮斗故事,從中受到鼓舞和深刻啟示,使她對未來充滿憧憬與期待。2025年退休后,陳曉懿重新拾起外婆的麻編技藝,傳授現代人運用麻線“觸摸”歷史。她通過培訓班、短視頻等線下線上方式講授課程。未來,她計劃開設一家小型工坊,招募熱愛歷史的年輕人,使這門技藝傳承下去。
陳曉懿(前排左五)在手工編織項目培訓班上傳授麻編技能
【責任編輯】張宇
來源: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勞模學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