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的竹筏劃破晨霧時,陽朔的一天才算真正開始。兩岸的山峰像水墨畫里的淡墨痕,青灰色的輪廓在晨曦中漸漸清晰,漁翁帶著鸕鶿站在竹筏上,竹篙一點,便融入這幅流動的山水長卷。
興坪古鎮的老街上,青石板被踩得發亮。拐角的米粉店飄出酸筍的香氣,老板娘把燙好的米粉裝進粗瓷碗,澆上骨湯,碼上鍋燒肉、鹵蛋和炸黃豆,最后撒一把蔥花,這碗地道的桂林米粉,是喚醒味蕾的鑰匙。坐在騎樓的竹椅上,看穿藍布衫的阿婆用竹籃挎著沙田柚叫賣,恍惚間像掉進了時光的縫隙。
遇龍河的漂流比漓江更顯靜謐。人工筏子緩緩劃過水面,撐筏的師傅用帶著方言的普通話講著兩岸的故事:那座山峰像駱駝,那片崖壁藏著懸棺,那塊石頭是八仙中的何仙姑。陽光穿過竹林灑在水面,碎成一片金鱗,偶爾有小魚躍出水面,驚起一圈圈漣漪。漂到淺灘處,師傅會停下筏子,摘幾個野生的楊桃遞給游客,酸甜的汁水混著河水的清涼,沁人心脾。
龍脊梯田的曲線在秋日里格外迷人。金黃的稻穗壓彎了腰,層層疊疊的田埂像大地的指紋,瑤族村民背著竹簍在田里收割,銀飾在陽光下閃著光。沿著田埂漫步,能聞到稻草的清香,偶爾能看到田埂邊的野菊花開得正艷。山頂的吊腳樓客棧里,老板娘正用柴火灶燉著土雞,鍋里咕嘟著姜片和米酒,香氣從木窗縫里鉆出來,勾得人肚子咕咕叫。
傍晚的西街開始熱鬧起來。燈籠在騎樓間次第亮起,酒吧里傳出吉他聲,路邊的攤販在賣桂花糕和竹筒飯。找一家臨江的小酒館,點一壺桂花酒,看著江面上的漁火漸次亮起,竹筏上的漁翁開始夜捕,鸕鶿鉆進水里的瞬間,激起的水花在燈光下像碎銀。酒過三巡,聽鄰桌的背包客講旅途中的故事,從梅里雪山到潿洲島,話語里的江湖氣混著桂花香,成了最愜意的夜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