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遼寧朝陽一個“暴走團”阻礙救護車與消防車通行的視頻在網上引發了熱議,評論也幾乎是一邊倒的對暴走團進行謾罵。其實,這不是個例,這些年,在不少城市,暴走團早就成了市民出行、休息的“心頭大患”。
大家不禁要問:暴走團本質上已經是一種大型商業化運作,接連違規擾民,為啥這么多年,相關部門始終不管不問?
其實暴走團成立的初心不壞,為了中老年人的強身健體嘛,這本來沒有什么問題。但如今之所以讓人反感,不是因為健身本身,而是他們的行為方式讓人無法忍受。
比如擾民。一到早上或者夜晚,小區門口、街頭巷尾、馬路上,一大群人穿著統一服裝、喊著口號、打著拍子、插著音響,高聲喧嚷。周圍居民家里想睡覺睡不著,孩子被吵哭,老人被驚醒。網友調侃說:“暴走團一出動,比廣場舞大媽還吵。”
還有就是霸道。不少暴走團覺得自己是“鍛煉的人”,理所當然要占路,一走就是好幾條機動車道,人行道、非機動車道全都不夠他們用。機動車想通過,他們不讓;行人想擠過去,還被呵斥:“看不見我們在訓練嗎?”
在公共空間里,不顧秩序、不顧別人權益的鍛煉,說白了,就是任性。
而且正所謂無利不起早,現如今的暴走團,早已經脫離了最開始的初心,成為了團內核心成員牟利的工具,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生意鏈”。
首先是收費。一些暴走團打著“專業指導”“科學鍛煉”的旗號,向成員收取報名費、月費、年費。甚至有暴走團按“等級”收費,分初級班、高級班。
其次是裝備。統一的團服、臂章、反光背心、定制鞋帽,這些幾乎全都由組織者統一采購,價高還沒保障。有網友爆料,入團第一天,就被要求“團購”一整套裝備,幾百塊錢沒了。
再就是廣告和贊助。一些暴走團人多聲大,成為企業的“流動廣告隊”,甚至每次出動都穿戴印有廣告的衣服,打著條幅走街串巷,還有人發傳單。甚至有組織者把暴走和旅游、購物、培訓捆綁銷售,徹底把健身搞成了一門生意。
所以說,暴走團不是單純的健身群體,而是赤裸裸的大型商業活動。
那既然是大型商業活動,為什么沒人管?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集會游行示威法》等法律法規,幾十上百人的集體活動本就需要向主管部門報備,不能隨意占用公共道路,影響他人安全和正常通行。
但現實呢?很多暴走團根本不報備,也不按照規定選擇合適的時間、場地,大晚上占道健身、擾民、堵路,甚至有人受傷、出事故。
可相關部門卻一直視而不見、管而不嚴,有的說是怕“干擾群眾健身權利”,有的說是“取證難”,更有人覺得“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就算了”。
可問題是,這已經不是純粹的鍛煉行為,而是一種不報批、不守法的商業化集體活動,長期不管,就是對規則的破壞,對守規矩市民的不公。
就比如開頭提到的遼寧朝陽的那個暴走團,最終的處罰僅僅是批評教育,不痛不癢的,根本無法起到警示作用。
說到底,還是各地的相關部門不配合不作為,或者是對暴走團不好作為,既然隨意占道的暴走團違法了,那就應該依法處理,絕不姑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