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僅19歲的小馬(化名)近年來飽受困擾,不僅體重狂飆到200斤,大腿、腹壁出現肥胖紋,頸部明顯黑棘皮,還被診斷出患有多囊卵巢綜合征、脂肪肝、高尿酸血癥,試了各種減肥方法均不見效。
近日,高考剛結束的她在媽媽的陪伴下,在江蘇省中醫院普外科順利完成了“腹腔鏡袖狀胃切除術”,有望回歸正常青少年生活。巧合的是,就在兩年前,小馬媽媽李女士也在該院接受了同一手術,一年內成功減重80斤。
體重爆表不堪重負,母女相繼“縮胃”減重
據了解,李女士也是一位中年肥胖患者,最重時達到了190斤。多年來嘗試過各種減肥方法,包括節食、代餐、運動、藥物,要么減重效果欠佳,要么很快反彈。當她得知有手術減肥這一方法后,充分了解后覺得很適合她。起初她丈夫對減重手術很抵觸,覺得這是“走捷徑”,還擔心會有后遺癥,他開始主動查閱減重手術的相關資料后態度慢慢發生了轉變。
兩年前,李女士慕名找到江蘇省中醫院普外科張士虎主任醫師,經過評估符合減重手術適應證,相關檢驗檢查結果無手術禁忌證。張主任團隊予其選擇了腹腔鏡下袖狀胃切除術,在2023年3月21日順利完成手術,由于是微創手術,手術后基本沒有疼痛感,第二天就飲水,下地正常活動,25日就出院回家。術后一年李女士的體重從190斤減到110斤,脂肪肝消失,整個人煥然一新,精神狀態也格外飽滿。
女兒小馬看著媽媽的變化,心里既為媽媽高興,又藏著一絲羨慕。小馬12歲時開始出現發胖的苗頭,最近2年體重更是增加了40斤,大腿、腹壁都出現肥胖紋,頸部明顯黑棘皮,月經不規律,診斷“多囊卵巢綜合征”,還有脂肪肝、高尿酸血癥,去了減肥訓練營減重30斤后很快反彈,身高173cm的她體重一度達到了200斤。家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由于媽媽的良好減重效果,且沒有明顯不適,家人也積極支持小馬早點做減重手術。高考結束后,她在家人陪伴下來到江蘇省中醫院,希望通過手術方式實現減重。
多學科會診制定專屬方案,三天后順利出院
目前,主要的減重手術主要有二種,分別是腹腔鏡下“袖狀胃切除術”和“胃旁路手術”,其他還有“膽胰轉流術”、“十二指腸轉流術”“袖狀胃切除+雙通道吻合”等。針對小馬的具體情況,普外科張士虎主任醫師帶領團隊經過詳細評估,認為小馬符合“腹腔鏡袖狀胃切除術”手術指征,建議其手術治療。
為確保手術安全,術前聯合麻醉科、內分泌科、臨床營養科、婦科等多學科進行了充分的討論研究,并與患者及其家屬充分溝通后,為小馬制定了個性化圍手術期管理方案,涵蓋術前心理疏導、術中精準操作、術后加速康復和長期健康隨訪追蹤。
“此次實施的腹腔鏡袖狀胃切除術是通過切除胃底與胃大彎側,保持原胃腸道解剖結構,部分改變胃腸道激素水平,以減少胃容積,限制攝入,是目前全球開展最多的術式。”張士虎主任醫師介紹,該手術在患者腹部僅留有4-5個0.5cm-1.5cm戳孔,殘留胃容積為80mL-100mL,呈“香蕉狀”通道,出血量極少,手術時間短,患者疼痛感輕,愈合后腹部基本上看不到手術疤痕。小馬術后恢復順利,第三天即康復出院,開啟重塑人生的新生活。
重度肥胖有健康隱患,應盡早干預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肥胖癥診療指南(2024年版)》,近年來我國超重和肥胖人群的患病率呈持續上升趨勢。作為慢性疾病中的獨立病種及多種慢性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肥胖癥已成為我國重大公共衛生問題。
“近年來,不僅是成年人,兒童和青少年的肥胖率也在上升。青少年兒童的肥胖不僅影響健康,還可能干擾他們的生長發育。臨床上就曾遇到不少中小學生,因肥胖出現脂肪肝、高脂血癥、高尿酸血癥、胰島素抵抗甚至糖尿病等問題,應盡早干預。”張士虎主任醫師表示,對于BMI≥32.5kg/㎡且常規減重無效的患者,手術是安全有效的選擇。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減重手術對肥胖患者來說可能是一項重大的手術決策,應在與專業醫療團隊的詳細咨詢和評估后才能確定適合的手術方案。手術后需要嚴格遵循醫生和個案管理師的指導,并至少1年內保持隨訪。
通訊員 章茂森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張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